黃淑珍
摘要:小學數學學科是一門抽象性、概括性很強的學科,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容易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合理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簡化教學過程,更能通過直觀性和個別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那生動的畫面、直觀動態的演示效果,可以把學生帶進一個五彩繽紛的境界,創造出生動而有趣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多媒體;活躍;拓展;體驗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103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教育逐步實現現代化,學校配備了齊全多媒體教室。作為新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有其他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它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視頻、動畫等多種傳播媒介于一體,并可以靈活地把它們組合到一起,多角度、多途徑地向學生傳遞信息,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生動活潑的人機交流的教學環境。將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相整合,對于深化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都有重要意義。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具有化難為易、轉苦為樂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為,學生有了愉悅的情感,歡快的情緒,可以使大腦皮層各區域處于興奮狀態,精神振奮,思維活躍。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隨著知識的增加和加深,學生常常會有對數學學習枯燥、乏味的感覺,這些感覺往往會成為學習的障礙而影響學習效果。但是,每當采用投影、幻燈、錄像、計算機上課時,當各種復合片、旋轉片,各種色彩的投影教具、圖片出現在學生面前時,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他們迫切地想看、想說、想聽、想探索。多媒體這種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的特點,使學生身臨其境,為學生創設喜聞樂見的教學情境,這樣易使學生形成輕松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可采用動畫形式導入:森林里,小動物們正在舉行數數比賽。獅子伯伯當裁判,小猴、公雞、小狗、小兔分別數1、2、3、4,然后再繼續從小猴開始,數5、6、7、8,這樣可以連續不斷地數下去,每一個數字都會對應到一只小動物身上。比賽時,裁判每報出一個數,對應的小動物必須馬上回答“是我”。比賽開始,只聽到獅子伯伯剛報出“19”,小狗馬上接口:“是我”。“25”,小猴又及時地接上“是我”?!?4”,則是公雞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準確、迅速,小動物的反應之快令學生驚呆了:”他們可真聰明啊!他們是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孩子們迫切地想知道答案。這是教師說:“學會這節課的知識,你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倍潭痰囊欢蝿赢?,就將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來,使新知的學習成為他們的需要。
二、運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拓展學生的思維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結合教材內容,利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來化抽象為具體,生動直觀地予以呈現或虛擬現實、放大細節地展現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認識時分”的教學中,學生學好的基礎是對“大格”“小格”有清晰的認識。但對小學生來說,對“格”的理解難免有所偏差。于是,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用藍色弧線閃爍演示,使學生建立起“一大格”的清晰表象,然后再數出鐘面上有12大格。接著通過課件把鐘面放大,用藍色小方塊閃爍顯示,幫助學生數出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進而認識到鐘面上有60小格。在探索時分關系時,又通過課件呈現:時針掃過一大格,分針正好轉了一圈,學生通過觀察容易得出:1小時=60分,從而簡化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運用多媒體提供感知材料,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的形成與集合初步知識的教學密不可分,學生對幾何形體的再現,對周長、面積、體積的計算,往往離開這些幾何實體,而依賴于頭腦中對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相互位置關系的形象反映,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空間觀念。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使學生在感知、理解的過程中空間觀念得到相應的培養和發展。例如,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利用課件演示把圓柱等分成8份,動態呈現等份拼插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圓柱可以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但是能否將圓柱轉化成長方體來計算,在學生心目中還得畫個問號。于是,再演示將圓柱等分成16份,32分后拼插,學生發現發現拼插后的圖形更加接近長方體了。那么,再繼續等分下去會是什么樣呢?學生立刻感受到等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長方體,當把這個圓柱無限等分時,插拼后所得的就是一個長方體。通過演示,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圓柱可以轉化長方體的表象清晰形象地刻在學生的頭腦中,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運用多媒體鼓勵學生,讓學生享受到快樂
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使學生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中,多媒體可以隨時將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給學生,如填空、判斷、選擇題型,學生回答正確,馬上就可以亮出正確答案,并會表揚你,來一聲:“你真棒!”,學生看了聽了自然高興,興趣更濃;如果答錯了,就會提醒你“再想想”“努力呀”,并配上音樂或動畫。這樣,不僅使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結果,還時時激勵他們動腦,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這樣,學生才敢學、會學、樂學,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樹立成功的意識,更能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更能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所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有更多空間進行探索和創造,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小學數學教學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優化了我們的教學結構,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王旭媚.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整合的嘗試與思考[J].數學教育報,2004(2).
[2] 宋益大.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之關系的思考與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5(1).
(作者單位:浙江省浦江縣潘宅中心小學 322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