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玲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很多行業也在不斷向機械化發展,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農業機械化。機械化對于我國農業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農業機械化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發展現狀以及今后機械化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 不平衡 不合理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01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對于國家經濟有促進作用。但是隨著現在城鎮化的不斷發展,農村的勞動力在逐年減低,農業發展也在不斷減慢。國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農業機械化,這樣不僅能夠解放生產力,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我國受到農業機械化起步晚、農業勞動力在不斷轉移、農業生產規模受到限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農業機械化發展仍然存在問題。
一、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農業機械結構不合理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基數大,人均占田量小,在這樣的前提下農業機械化相當不合理。當豐收之時,田地中最常看到的景象是小型收割機械和播種機械在不斷工作,由于人均面積較小,中大型機械沒有施展空間,這樣就會出現機械分配上的不合理。我國的農業種類多,在進行農業工作時經常出現機械不配套的問題,這會極大的減低農業生產效率。廣泛的農業不僅包括種植業,還有養殖業和畜牧業,受到我國政策的影響,加之這些行業更加分散,所以機械化程度低,技術含量不達標,機械機構也不合理,導致最終不能滿足農業的發展需要。
2.農業機械化的地區發展不平衡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區優勢產業各不相同,加之地區經濟不平衡,地區土壤水平不同,生產水平也各不相同,這些導致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不同。我國東北地區農田分布較多,加之土壤肥沃,所以機械化發展程度較高,而且農民對于機械化的認同感較高。我國西南地區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環境惡劣,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人口流動不大加之勞動力人口存在過剩的情況,所以機械化水平發展較慢,西南地區是我國機械化最低的地區。
3.農業機械化的生產規模小
我國現在城鎮化逐步向農村推移,農田使用在土地使用中的比例在不斷降低,加之我國現在很多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低,為了改變家庭經濟條件很多選擇進城務工,農村只剩余老弱病殘,這些人群不能接受機械化的發展理念,對于機械化產品的購買程度較低。我國雖然一直在發展農業機械化,但是現在機械化生產只對于單一的農業作物有明顯的作用,國家還沒有研制出屬于大多數農作物的機械,這樣會阻礙農業生產,導致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生產規模小。
4.農業機械創新能力不足
創新是一個行業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國現在的農業機械創新能力不強,導致我國農業機械的發展速度慢。我國農業機械不僅實用性不高,外觀設計也差強人意。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在農業機械方面的研究人員不夠,研究人員沒有太多的案例可以尋找。我國的農業機械創新能力不足還和社會現實有關,我國大學中的農業專業本來就不被大學生看好,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時候存在懈怠的態度,所以導致最終沒有專業性較強的高素質農業研究人員,導致最終農業機械創新能力較差。
二、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機制
建立完善的農業機械化機制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國在推行機械化時需要考慮到農民的實際水平,國家要對于迫切需要機械化幫助生產,但是沒有能夠購買農業機械的農民進行政策上的幫扶,讓農民在使用機械化時不出現經濟窘迫的局面。我國現在機械化使用中存在大中小型機械使用的比例出現不平衡,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制定補貼政策,鼓勵農民包地擴大生產,這樣既能夠進行統一管理,還可以使用大型機械增加生產效率。對于受到地形和水源局限的土地,國家農業機械化研發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研發出適合工作的小型機械,幫助生產者進行生產。國家還需要提高農業機械化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幫助農業機械化進行更好的發展。
2.重視農業機械化區域化發展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所以不同地區生產的農作物也各不相同,種植環節需要使用的機械類型也各不相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需要注意到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根據地區的不同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生產,這樣就能夠發揮各個地區的不同優勢,最終幫助農民和農業機械化形成具有地區特色的農業產業。
重視農業機械化區域化還需要分析這些地區的農業發展史,明確不同地區存在的差異,在進行農業生產時要僅僅未然各區域的優勢農產品以及特色農產品進行布局,這樣才能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3.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推進,我國現在農業機械化存在著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以及經常出現的問題,所以社會中需要創新農機服務模式,確保能夠發揮農業機械化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需要大力發展農機服務組織,鼓勵農業生產者和服務組織進行交流,一旦出現問題之后可以讓服務體系幫助農業生產者解決問題。國家要積極推動農機服務產業化的發展,引導各種新型的服務組織一起發展,實現農業行業的規范運行。
4.提高農業機械企業的創新能力
我國現在農業機械企業的創新能力缺乏,需要提高機械化產品的制造能力。國家在制造機械的時候需要考慮到當地的土壤、氣候以及相關的土地運營情況,根據這些去創造適合相關地區的農業機械。在機械生產完成后,國家還需要進行政策扶持,鼓勵農民去使用新型機械進行生產。相關研發部門還要注意農機的質量,確保產品質量得到保證。國家還需要規范市場秩序,謹防出現市場亂價的情況。國家需要大力提倡研發農機核心技術,培養高科技人才。由于我國農業作物數量多,農業生產較為復雜,所以農業機械的生產更加復雜繁瑣,我國要投入資金在研發核心技術上,確保我國有一大批掌握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人才,這樣在機械研發中會有推動作用。我國農機研發部門需要對于農業的各種數據進行收集、分類,確保能夠給研發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我國還需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我國現在的精確農業就是在依靠先進的技術的前提下進行,這是機械化和智能化的結合。
我國現在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國家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也推動農業機械化在快速發展。我國需要明確現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阻礙因素,及時解決這些問題,確保農業機械化的可持續發展,確保我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經濟和農業共同進步的國家。
參考文獻
[1]陳焱.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措施[J].湖南農機,2013,(11):19-19,21.
[2]彭文強.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及措施分析[J].科學種養,2015,(7):208.
[3]馮啟高,毛罕平.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機化研究,2010,32(2):245-2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