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蓉慶
摘 要:新課標改革下,初中英語教學應當積極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本文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就如何構建初中英語趣味課堂進行了教學策略的探索,提出了若干關于趣味課堂教學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趣味課堂 教學策略
教育作為一項以人為本的發展工程,初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伴隨著教育理論的與時俱進,必然要求教師對教學策略進行探討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1]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當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Rogers曾提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觀。他認為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理由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對人的本性的錯誤理解,在其“灌輸”式的教學下使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的個體,從而變得無主見、缺乏適應性。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存在許多弊端,如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強烈、學生課堂與教師互動性低等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討:[2]
1.豐富初中英語教學活動
信息時代的來臨帶來了諸多便利,其中包括教學手段的豐富。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班級的英語互動交流群,鼓勵學生在群里積極用英語進行交流。教師還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一些英文網站,從而使英語的學習更加的直觀,更加形象有趣。[3]
另外,初中階段的學生的人生過程已經由單純對外部生動形象地世界探究到關注內部精神世界變化的轉折時期,因此,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文化教學貫徹在語言教學的諸多環節。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挖掘語言內部所滲透的文化內涵。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軟件,以第二課堂的形式向學生傳輸更加豐富的語言文化和語言背景。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風土人情。通過地域風光和名勝古跡的圖片,擴充學生的知識。這樣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接觸學習英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2.建立情境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策略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表現為其不再愿意做被動的適應者、服從者、模仿者、執行者,而是力求成為生活中主動的探索者、發現者與選擇者。因此,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的基礎上,靈活的運用教學手段。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過于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跟讀。通過情境教學的設計,可以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如根據課本的內容,設計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注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其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交流。因而,如何讓學生在掌握各種句型結構的基礎上,培養其敢于開口說英語的習慣,這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首先應從簡單容易說的句子開始,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反復交流的情況下,使學生明確句子結構的意義及其語法。日常交際英語由于其用途廣,容易理解的優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造一些交流情境。通過交流活動,使學生能夠掌握日常的英語交流用于,從而使其養成講英語的習慣,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4.設置討論主題
設置討論主題是發現教學策略的一種具體應用。發現教學,又稱啟發式教學,主要指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在英語興趣教學的課堂上,不僅重視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重視學生個體思想的形成過程。通過學生之間口頭語言的交流和表達,使學生產生自身的見解和感受,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把握任何一個教學機會,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談論。
二、注重新課導入方式
新課導入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起點,適宜的導入方式,可以使學生迅速積極的進入英語的學習狀態。新課標按照年級分級來設定學生學習能力目標,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挖掘出更多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的教學中,根據課程類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主要有三種導入方式:1.創設情境。即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活躍課堂氣氛以優化教學效果。2.設置懸念。通過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3.設置信息溝。如風土人情,座右銘等。好的課程導入方式不僅使學生能夠進入學習狀態,更是可以促進師生的交流,通過雙邊交流活動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度,因適宜的根據課堂教學內容選擇適宜的導入方式與方法,從而使得學生迅速并保持在高效的學習狀態中,提高教學成果。
三、突出情感的紐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單純理智所抱的信念,或比由于恐懼懲罰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習慣都要強有力得多。”可見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應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需求,而不應該只是關注學生將來對英語的需求。現代教育更加關注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發展,自我管理。如幫助學生制定階段學習目標。學生每一個學習目標的實現,教師都要積極鼓勵和表揚。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學習了英語知識,更促進了個性的健康發展。由此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保證教學任務完成得重要因素,更直接影響到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需要良好的教學策略,如教學情境的設置、新課堂的導入方式、教學步驟的組織等等方面,還無法缺少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趣味課堂的構建必定是在一個師生共同擁有的穩定與和諧的班級中形成的,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是英語知識學習的基礎,同時還是學生良好個性發展所需,更是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環境構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應該以創新思維的培養為重中之重,通過趣味課堂的構建,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養成積極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初中英語教學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并不能單單只是從教材上找答案,而更應該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學習,從而通過教學策略的探討與研究,推進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豐富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駱伯巍.教學心理學原理[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
[2]高潔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學理念與實踐[J].教育科學,2000,(1):48-49.
[3]劉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課的興趣[J].知識經濟,2008(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