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浩 張國慶 蘇兵 郭清娥
摘 要:“信息素養”是生活在大數據時代的人們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成為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只有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社會需求,而研究生期間所形成的信息素養將至關重要。經管類研究生開展科學研究和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要前提是如何在眾多信息中,獲取、整理和分析有用信息,即研究生要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能力。本研究通過設計問卷,以西安工業大學經管類研究生為對象,對信息素養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調研,以此為提升經管類研究生信息素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管類研究生 信息素養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a)-0238-02
“信息素養”已普遍被認為是生活在信息時代普通民眾應具備的一種能力,屬于科普教育的范疇,信息素養教育是在新媒體普遍發展的形勢下衍生的工具型教育內容,已快速成為各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科學研究、創新能力新的基礎設施,科研人員基于大量動態的科學數據的聚合、分析和探索,將推動新的科學方法的發現,信息素養教育不再局限于科普教育范疇,而應向專業技能教育范疇延伸和拓展,是研究型社會終身學習的必備素質。研究生是大學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也是科技發展的后備力量,高校研究信息素養教育的創新與優化是保障研究具有適應高度信息化社會發展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在某種度上,研究信素養水平的狀況,不但決定自身的學習、科研和創新能力,而且會影響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和國家創新人才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本文首先設計問卷,以西安工業大學經管類研究生為對象,分析經管類研究生信息素養現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以此為提升經管類研究生信息素養提供參考。
1 經管類研究生信息素養調研設計
1.1 問卷設計
調查問卷從研究生的信息素養基礎、所學課程情況、信息能力、個人信息管理的能力、信息倫理道德等多個方面設計了31道題,其中25道單選題、4道多選題、2道主觀題。該調查問卷力求表述清晰,避免因理解偏差、習慣性、應試思維等影響調查結果,并進行了模擬試答。
1.2 調查對象
該調查以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一至三年級學生為對象,按照年級進行分層抽樣,涉及在校全日制所有專業的研究生。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77份,收回率88.5%,其中有效問卷167份,有效率達到94.35%。調查涉及研一(2017級)、研二(2016級)、研三(2015級)三個年級,其中研一有效問卷67份,占40.12%,研二有效問卷59份,占35.33%,研三有效問卷41份,占24.55%。有效問卷中,其中男生46人占36.22%,女生81占63.78%。
2 經管類研究生信息素養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生信息素養基礎
約92%的研究生學習過程序開發語言和信息管理相關課程,近72%的研究生了解數據與信息之間的差異,有超過90%的研究生認為信息素養與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由此可見,現階段研究生,均具有一定的信息素養。此外,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需求和接受程度都比較高。這表現在其獲得科研信息的方法和途徑中:(1)能夠通過廣泛閱讀書籍、研究文獻內容尋找靈感。(2)具備合理的信息源認知水平,能充分利用網絡免費資源和學術交流網站。
2.2 信息素養相關課程設置
整體而言,對于學校設置的課程,感興趣的研究生人數占48.80%,非常感興趣的只有0.06%,不感興趣的有3.01%,而認為“談不上興趣,必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而已”的有47.59%。從結果當中可以明顯看出,感興趣的人數不到一半。學校在信息素養課程的設置也有一定的不足。學校需要重新設置課程,將專業課程和信息素養課程相結合,從而提高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水平及科研創新能力,滿足社會化需求。
2.3 信息能力
在信息能力方面,根據調查對象對信息能力方面問題的統計分析,發現僅僅27.11%的學生經常會制定不同的檢索方案和策略,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沒有刻意制定不同的檢索方案和策略,他們所獲得的信息大多為單一的信息。對于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新觀點、新問題,許多同學表示只是偶爾進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新觀點,說明大多數同學對于知識的創新能力要有待提高。和其他同學相互交流,不僅能夠從對方獲得其他的信息,也能加深對信息的理解。但是根據調查顯示,有83.13%的學生偶爾會與人分享自己掌握的專業或者其他信息。有13.86%的學生不會與人分享自己掌握的專業或者其他信息。僅僅有3.01%的學生經常會與人分享自己掌握的專業或者其他信息。依據信息能力問題的統計結果,發現西安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信息能力水平一般,需要進一步加強。
2.4 個人信息管理的能力
隨著文獻量的逐年增長,有效地整理總結文獻和數據也成為研究者的能力之一。調查統計顯示,整體而言,有71.81%的學生能夠使用office等辦公軟件,有25.55%的學生能夠使用大數據分析軟件,另外還有2.64%的學生能夠使用其他專業軟件。這表明個人信息管理的能力還有待加強。
2.5 信息倫理道德
在信息倫理道德方面,調查統計顯示,整體而言,有77.71%的學生基本能尊重他人研究成果,遵守知識產權法律,合法獲取和發布信息。有12.65%的學生偶爾能尊重他人研究成果,遵守知識產權法律,合法獲取和發布信息。完全能夠尊重和不能尊重的比率分別為6.02%和3.61%。大多數同學對于別人的勞動成果在進行引用時,有75.90%的學生偶爾會忘記標注,僅有15.66%的學生引用已有數據或者信息時能夠準確標注。另外還有8.44%的學生引用已有數據或者信息時沒有標注,對于這種行為,屬于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容易引起剽竊現象。根據倫理道德問題的統計結果,說明西安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信息倫理道德需要進一步加強,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研究生的信息倫理道德水平。
3 結語
通過調查表明,西安工業大學經管類研究生基本了解和掌握了信息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夠較好地選擇和利用圖書館學術文獻。研究生雖然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基礎,但是整體上仍然存在信息能力欠缺、信息道德缺失的現象。應重點加強研究生在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方面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李金芳,鐘宇,王蓮.研究生信息素養現狀、需求與課程對策建議——以首都師范大學為例[J].圖書情報工 作,2015,59(5):68-75.
[2] 周妍,朱前東.Science2.0環境下研究生信息素養教育研 究[J].情報探索,2017(3):65-69.
[3] 朱曉麗.基于信息素養培養的研究生文獻檢索課教學 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23):62-65.
[4] 馮春花,馬燕,陶金.網絡環境下研究生信息素養現狀及 培養對策[J].計算機育,2014(21):47-50.
[5] 張晶,楊瑜.以信息素養促進研究生科研創新[J].情報探 索,2014(2):20-23,27.
[6] 劉瑞敏.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信息素養調查分析[D]. 黑龍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