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敦畢力格
【摘要】物理學科理論性強,各類概念定律多且較抽象,因此單純使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法難以培養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也難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特點,利用物理知識,巧設課堂情景引導學生思考、發問。本文主要就初中物理教學中巧設問題情景提升學生提問能力作一番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情景 提問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174-0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提問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位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目標,但是要想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并非易事,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的物理思維邏輯得到鍛煉,提問能力得到提升。采用情景教學法,在課堂中巧妙利用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提問、推理、思考,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下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談談應怎樣在課堂中創設教學情景,提升學生提問能力。
1.利用生活實際創設課堂情景,引導學生提問
物理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它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教材中的許多物理現象我們在生活中都能見到,因此利用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將生活現象與物理現象巧妙結合,創設出一個教學情景,不僅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效引導學生提問,進而達到提升學生提問能力的教學目標。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彈力》這一章節,因為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見到彈力,因此就可以巧妙利用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景。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生活中與“彈力”相關的內容,像是跳板跳水、撐桿跳高等比賽場景,并引導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將自己的問題寫出來,像跳板、跳水運動員為什么會取得好成績等,讓學生在心里先對視頻中的現象產生疑問,并通過合理的語言組織將疑問落到紙上或是口頭說出來,完成學生提問能力的第一步培養。接著,教師借助皮球、彈簧、橡皮泥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情景:分別將力作用在皮球以及橡皮泥等物體上,引導學生觀察物體的變化,并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疑問,此時學生一般都會提出“物體為什么會發生變化?”“松開手后物體會發生什么變化?”這類問題,等學生將自己的疑問說出來后,教師在引導學生在組內交流、討論,最終獲得正確的認知。通過這樣的學習情景,可以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形象化,將物理知識生活化,進而引導學生主動觀察問題、提出問題。
2.利用物理實驗創設課堂情景,鼓勵學生提問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實驗現象直觀真實,更易于學生學習與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巧妙利用物理實驗創設課堂情景,并在此課堂情景中引導、鼓勵學生提問,借此鍛煉學生的提問能力。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是將兩個空心半球合并在一起,然后抽掉半球之間的空氣,讓兩個半球處于真空的狀態,兩個半球周圍就會出現壓力差,使得兩個半球僅僅附著在一起,并且不易拉開。這個實驗邏輯性強,教師可以借助此實驗向學生進行示范,引導學生觀察記錄兩個半球在實驗前的狀態,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半球的變化,并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意識里形成疑問,適時向學生拋出問題,借用問題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在實驗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疑問在班級內說出來,組織小組之間交流與探討,組內解決不了的教師再借助實驗為學生解答。通過這樣的實驗情景,不僅能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切實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也可以通過環環相扣的試驗與提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與提問能力。
3.借助媒體設備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提問
隨著信息技術與多媒體設備在校園中的普及運用,許多教師也會巧妙利用媒體設備創設問題情景,通過形象真實的情景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重力”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課件為學生制作一些與重力相關的課件,搜集一些與重力相關的圖片,水、瀑布往下流的視頻等,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出來,在播放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并且提問“物理質量與重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教師也可以就此借助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出章節中的重點知識。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提問,能夠鍛煉學生感知物理現象的敏銳度以及提問能力。
總而言之,提問能力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學習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巧妙創設課堂情景,引導學生提問、思考、探究。
參考文獻:
[1]趙學明.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J]. 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21期
[2]呂文軼.初中物理探究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增強提問能力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