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基礎學科,這一學科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邏輯能力、分析能力、記憶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等。在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要求小學語文教學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式,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人物,因此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本文主要是結合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問題和對策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知識水平不高,學習能力不足,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還是一味地進行講課,不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就會適得其反。因此需要分析教學中的問題,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找到相應的對策,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對課文了解不深
教師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人物,不過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發現很多的教師對課文內容沒有深入的了解,多數教師都是停留在表面意義的解讀,但是沒有挖掘課文的潛在內涵,導致教學的效果不理想。教師如果沒有深入地了解課文,那么在教學時就無法激發學生的思考,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 語文教育觀念不夠先進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材內容已經發生了變化,但是由于教師常年處于同一個工作崗位上,經常出現思想僵化的情況,尤其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沿襲原有的教學理論進行教學,主要重視學生的考試能力,不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缺乏先進的教育觀念,不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言運用能力。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語文教學不是簡單的記憶背誦,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師如果不能在教學過程中改進觀念,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 教學目的不明確
很多教師認為語文教學比較簡單,尤其是在備課的時候,一些教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進行解讀和要求學生背誦就可以了,因此在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教學計劃,沒有按照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導致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脫節的情況。尤其是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并不充分,往往就要開始學習新的課文,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都不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足,如果教師的教學目的不明確,就很容易將學生帶入誤區。
(四) 沒有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發生了改變,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每個人都與互聯網息息相關。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利用現代遠程教育,就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目前很多的教師并不具備專業的信息技術能力,尤其是很多小學的教學設備不夠先進,因此遠程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不會利用信息技術,學校也沒有合理地使用一些光盤資源,導致了資源的浪費。
(五) 缺乏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采用板書的形式,學生看到的只有粉筆和黑板,因此學習的過程比較枯燥乏味,尤其是在小學生好奇心比較重的階段,這種學習模式比較被動。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導致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因此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習的質量。
二、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策略
(一) 做好教學準備階段的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首先要重視教學準備階段的工作,教師要將備課的工作做好,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認清自己的角色,新課程背景下,不能過度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進行教學,認識到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問題,因材施教。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教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只有教師充分地理解了教材內容,才能將知識更好地傳達給學生。在備課的過程中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不能為了節省時間忽略重要的教學知識。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分析,才能不斷的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
(二) 更新小學語文教學觀念
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師需要具備足夠的教學素質,因此要努力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傳統的教學思想。尤其是要嚴格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進行教學,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除了基本的語文知識教學,教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除了語言技能之外,要具備良好的品德。在全民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小學語文教育應該發揮其自身的優勢。
(三)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為了不斷的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由于小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之上,因此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只是說教,而是要珍惜課堂機會,積極進行師生的交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鼓勵和表揚表現較好的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賴感。
(四) 加強資源建設
新課程背景下,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非常多,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應該多方面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F代遠程教學資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平臺,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工具,能夠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 豐富教學方式
教師除了必備的教學能力之外,要注意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應該注意創新,設計教學方式要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尤其是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合理地使用各種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為了不斷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需要針對目前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尤其是要不斷地改進語文教學的方法,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努力提高小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常鳳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
[2] 袁靜.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索[J].吉林教育,2015(17).
[3] 沙美蓮.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09).
作者簡介:余潔,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天池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