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性,才能更好地適應英語教學的改革和變化,從而為國家輸送更多的高質量英語人才。當然,在目前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教師專業性缺失的問題。本文將從實際出發,重點分析教師專業性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以及提高專業性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大學英語;專業性;教師素質;重點分析
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越來越多的英語學者投入到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但是由于教師隊伍的參差不齊,普遍存在著教學質量低下、教師專業性不強的缺點,最終造成了學生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趣不高,相關的教育成果也沒有實現預期的有效性。因此,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要對教師的專業性問題投入更多的關注,提升教學質量,才能為國家培養有用的英語人才。
一、 大學英語教師專業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缺乏專業知識和素養
從目前高校的英語教學現狀來看,很多教師僅僅是把教學重點放在傳統意義的教學和知識灌輸方面。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大學英語教學也受到了新的思想的沖擊,英語教師的重點并不應該僅僅放在知識傳授上面,而更應該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這就要求老師要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力和對外交流經驗,并且能夠熟練地掌握與英語學科相關的知識。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位合格的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包括語音教學、語法教學、詞匯教學、英語背景文化以及英語實踐能力教學,而且大學英語教師還要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在教學中能夠答疑解惑,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僅僅把語法能力的教學作為重點,其自身在口語、英語應用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失,這就對培養全面化的英語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 職業道德缺失
職業道德是衡量一個教師水平的重要方面,其高低也決定了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下,教師的教育成果是由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低決定的,而大學生進入大學校門之后,沒有了高中生活的壓抑,其思維非常活躍而且求知欲望強烈,需要大學老師傾注更多的精力。
英語的學習十分注重學生的基礎能力,不同于大學內的其他學科,大學英語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但是在大學生中,由于專業的不同,很多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對于公共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出現逃課的現象,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壓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責任心和耐心,幫助他們補習以前的知識。教師的能力和專業水平受到了自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職業道德的影響,如果其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不足,就會出現敷衍教學的現象,最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三) 沒有針對新大綱做出專業性教學
英語教學的發展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受到各種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的影響。在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英語教學也勢必要做出與時俱進的改革和創新,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目的和教學手段,使之與社會發展速度相一致。在教學中,要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以及聽說能力,不要把重點放在語法教學當中,告別“啞巴英語”。但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的年齡較大,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最終影響了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 提高教師教學專業性的措施
(一) 加大大學教師的再教育力度
從目前的教學隊伍發展來看,年齡大的教師占得比重還是比較大的,由于這些教師中存在著一些思想觀念的差異,其教育模式還是僅僅局限于以往的傳統教學。因此,為了提高大學教師隊伍的專業性水平,相關機構可以定期舉辦一些中外交流活動,促使大學教師學習先進的思想和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聽說能力、英語應用能力。此外,高校還要定期地指派相關的教師到外國考察學習,充分了解英語的語言背景、社會文化等內容,只有這樣,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好地與世界接軌,與社會發展接軌。
(二) 提高專業水平,設計科學的課堂環節
教師教課的專業性水平不只體現在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提高課堂的教育模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在課堂中,要科學合理地設計一些互動環節,例如,可以設置一些情景對話,對話的內容要以課本上的知識為主,輔之一些趣味性活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情景設計,這樣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還鍛煉了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其未來的發展和進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三) 教師要抓住學習機會,提升自身的專業性
大學英語教學和其他階段的英語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大學英語的教學形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這也為大學教師的再學習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對于教師來說,最主要的是要調配好自己的時間,要利用點滴時間學習專業知識。
首先,一般高校都設置有外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向外教請教,而且在日常生活多與外教溝通和交流,了解英語的相關語言背景;此外,有些國外知名學者會到高校中進行授課和學術研討,相關教師一定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學習他們獨特的教育方法和純正的語言知識,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提高專業素養。
其次,大學英語老師之間也要開展互相學習的活動,每位老師都有其長處和缺點,老師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不但能夠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還可以及時溝通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水平。當教學過程中出現困境時,教師們的相互研究和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從多個角度理解和考慮問題,從而為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為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朱紅梅,訾纓.現代技術支持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文化轉向及教學網絡化構想——以北京林業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7,(01):76-78.
[2]李霞,鐘蘭鳳.作文自動評價系統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以句酷批改網為例[J].教學研究,2017,(01):57-61.
[3]邢冠英,陳穎.大學英語和職教英語視聽說課的探索與反思——基于翻轉課堂理念[J].職教論壇,2017,(05):78-82.
[4]李迎新,謝麗敏,袁園,高潔.基于批判性思維層級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7,(01):151-156.
作者簡介:
李智勇,現就職于河北旅游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