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師應創新體育教學觀念、改變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讓中小學體育教學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
在中小學教育階段,體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堅強意志的培養、創新精神的激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目前,中小學體育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只有順應形勢、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大膽改革,才能真正發揮體育教育的積極作用,全面促進素質教育的提高。
一、 目前中小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 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首先是體育教師在思想上認識不足,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教學思維,對國家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對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改革認識不足,很多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較為片面,也沒有潛心研究出切實可行的體育素質教育方式方法,對體育素質教育處于比較茫然的狀態。而很多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理論水平等方面都未能和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掛鉤,他們又因為工作繁忙而不愿花時間再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這樣一種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的工作作風,極大地影響了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其次,學校領導一般都存在不重視體育教育的情況,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等方面,對學生是否學會了實用技能、綜合素質有沒有得到提高等不夠重視且缺少思考。學校領導不重視中小學生體育教育,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改革更是進度緩慢、成效欠佳。
2. 體制不健全導致中小學體育教育與改革缺乏制度保障
首先,中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缺少全面、客觀、科學的教學評估體系,這對實現體育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極為不利。沒有科學、合理的教學評估體系,教師在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缺少相應的依據。其次,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在學校、社會、家庭三者之間也缺少聯動機制,教師和家長的互動依舊是通過家長會或家訪,這對教師、家長、學校三者之間實現信息、意見的及時互動造成了一些不便利影響??傊?,要想實現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改革,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體制上進行完善是實現體育素質教育的制度保障。
二、 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改革方向
1. 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做好體育課程建設
傳統的應試教育是以分數與升學為目的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服務于學生的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千篇一律,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的“聽”的狀態,缺乏積極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需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下,中小學體育教育應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尊重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開展個性化教育,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在學生的心智方面也給予相應的啟發,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更加合群、團結同學、有責任心、有擔當、懂得合作等等,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體育教師和學校領導都要對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給予充分的重視,并讓體育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學會適應社會要求的技能。
2. 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體育教學機制
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體育教學機制,是實現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制度保障。首先,在培養體育教師方面需要合理的機制,例如,體育教師要根據自身的體育特長來開展體育課程,提高教學效率??梢哉f,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到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實現。而單純的體育技術傳授也不能適應學生多樣化的要求,因此,體育教師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號召、吸引、管理、監督學生的能力,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義不容辭的職責。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體育教師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前提之下,也需要能夠掌握新技術,利用多媒體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育,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傊隗w育教師的培養機制方面還需不斷完善,幫助體育教師素質的有效提高。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改變之前“一刀切”的考評模式,對學生進行差異化考查,根據學生的特長、體育鍛煉時間、平時體育活動表現、學生體能測驗、體育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綜合考評,構建公平、公正、科學、合理的學生綜合考評機制。
3. 充分挖掘體育項目,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實現,必須要依靠多樣化的體育項目的開展和推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傳統的體操、跑步、籃球、跳遠、羽毛球等項目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發展的需求了。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喜好積極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活動,例如,太極、街舞、花樣跳繩、跆拳道等等,多樣化體育項目的開展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熱情。另外,還可以自主開發符合地域特色的體育活動和健身器材,特別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各種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實現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還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了起來,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也能提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中小學體育教育主要是以鍛煉學生身心素質為目標的,因此,教師要避免出現強度過大的體育項目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要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獲得放松和娛樂,在娛樂中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智意志。總之,中小學要充分重視體育素質教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能有一個小時左右的鍛煉時間。學校可因校制宜的開展體育活動,以形式多樣、簡單易行、效果鮮明的體育項目來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
三、 結語
總之,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是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師、學校領導都應給予充分的重視,轉變教學觀念、創設合理的機制,保證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改革順利進行,以形式多樣的體育項目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現中小學體育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申向軍,于可紅.論素質教育與中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改革[J].浙江體育科學,2000,(06).
[2]曾蘭芳.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柳州師專學報,2014,(03).
[3]姜寅基.素質教育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路[J].學周刊,2015,(15).
作者簡介:
曹劍雄,甘肅省卓尼縣柳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