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革新與完善,高等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德育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還能推動“新時代”高校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國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就“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改革策略與創新辦法展開探討,希望對日后的相關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改革創新
【課題項目】“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優秀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6JDSZK042。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70-02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在“新時代”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課應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擴寬教學渠道,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從而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我國高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1.在“新時代”開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1.1在具體實踐教學環節中主體權責不是很明確,所以就直接性的導致實踐教學的實施不力
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主體不僅包含教學管理者和實施組織者同時還包含參與者三個部分組成。因此,在具體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關鍵問題有:首先,針對具體實踐教學的分工以及教學責任,很多管理人員以及實踐實施組織人員不能從根本上進行相對比較深刻的了解以及學習,所以從實質上就比較缺乏相對比較具體的認識與理解。很多領導人員從根本上來強調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的實踐管理,與此同時管理人員并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實踐教學的關鍵性以及必要性,由此就直接導致在具體實踐教學階段中計劃之中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財力等都沒有相對比較統一的配置。其次,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環節中,一部分教師不愿意去從根本上進行實踐理論教學。從根本上來講,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任務比較重,科學研究的壓力相對比較大,所以進行研究實踐教學的方法以及教學方案的時間非常少。那么,從客觀方面來講,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數量比較少,進行組織以及管理具體實踐課堂教學的能力比較薄弱,因此直接性的導致了在學校外進行具體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缺乏一定的保證。與此同時,很多高等院校不認可在實踐教學課堂階段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計入到實踐教學的工作量中,以上這些問題都會直接性的影響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主動性以及創造性。再次,高等院校很多學生比較缺乏積極參與意識以及自我動手能力。很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更加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掌握,所以,針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不僅不重視,學生本身還不喜愛,對其思想政治理論的課堂學習不積極主動,這樣就直接性的導致了高等院校學生缺乏參加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直接性的導致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效果不是很完善。
1.2實踐教學的客觀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導致課堂實踐教學的組織沒有秩序
在“新時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的客體不僅包含了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實踐教學的手段以及在具體實踐教學的形式,同時還有在具體實踐教學的組織環節。那么,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客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有下面幾點:首先,很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不完善,整體制度不規范。很多高等院校的具體實踐教學不僅沒有課程規劃、沒有教學大綱,還沒有實踐教學方案的三無環節,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各項科目都比較獨立,在各科目的條塊分割上相對比較缺少完整的宏觀統籌規劃。其次,具體課堂實踐教學比較重視形式上的內容,在課堂講解以及傳授方面比較重視,不重視實踐教學的效果,從整個具體實踐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分類不清晰上看,造成了相對比較嚴重的后果,在實踐教學方法上造成了很多知識以及教學內容的重復,從根本上導致了大學生對具體實踐教學本身失去了其學習興趣。最后,具體實踐教學手段以及教學環境受到客觀條件的影響,在實踐操作上很難實現廣泛以及更加深入而穩定長久的教學。在最近幾年來,在校大學生的人數迅速提高,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都實施合班上課以及系統課堂講解授課的實踐教學形式,很難保證在校大學生的廣泛參與以及積極討論。
2.創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原則
第一,加強學科特色性原則;那么所說的特色就是一所學校生存以及發展的根本動力,學校中各門學科的特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不斷創新與發展的動力。第二,整體性原則;因而整體性原則就是在具體實踐教學過程中表現在專業教師以及非專業教師的相互混合,同時還體現在理論教學和具體實踐教學的綜合,還包含了課堂教學以及課外實踐的相互配合,并且還有在教室內課堂上以及教學外各個學習場所相互結合等,由此形成綜合而統一化的實踐教學體制。
3.在新時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3.1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宏觀調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融合,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思政課的教育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思政意識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每個角落。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師的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培養,強化高校實踐教學的管理力度,明確教學分工和教學責任,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其次,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比如引導學生參加相關知識的辯論;輔助學生參與講課、演講等比賽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創新與改革,促進高校教育的長足發展。
3.2推進“互聯網+”網絡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的網絡教學模式已經在高校教育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目前,網絡教學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是幫助學生深化馬克思主義相關知識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不僅能實現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還能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構建思政實踐教學網站,豐富教學資源,實現思政知識的更多積累。其次,實現多校聯合,強化網絡教學體驗,如“兩萬五千里長征”、“網絡博物館”、“網絡圖書館”等,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深化知識理解。最后,建立大學生思政教學的微信群以及QQ群,以便學生提問教學或其他同學能夠幫助及時解答,實現高校思政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3.3實施“知行合一”的實踐教學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要想進一步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變革,更好地實施“執行合一”的實踐教學,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性的主題探討,提高學生的思政意識。其次,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更貼近生活的辯論素材,組織學生開展思政辯論比賽,積極鼓勵學生收集相關材料,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最后,利用寒暑假、日常課余、節假日等組織學生參與實踐調研活動,并指導學生編寫調研報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而促進高校思政教學的長足發展,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對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影響。鑒于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新時代先進的教學技術與教學設備,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設計更貼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從而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河北科技大學課題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研究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5):80-83.
[2]朱曉麗,王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99-100.
[3]潘榮華,周新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70-72.
[4]高京平,徐雯,張青.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3):75-77.
作者簡介:
賈超(1985,7-),男,漢族,天津市河北區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