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四軍自1928年4月成立至1930年6月編入紅一軍團,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兩年多時間,但是其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探索以及取得的經驗成果對新時代加強我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紅四軍;思想政治工作;啟示
1928年4月“朱毛會師”后,根據中共湘南特委的決定,兩部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名為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任政治部主任。這支隊伍在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人民軍隊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應注意的方法原則,結合當前我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以下幾點啟示。
1 堅持人民軍隊的建軍方向,明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及要求
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中國共產黨創建的軍隊是無產階級性質的人民軍隊,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利益的最忠實的代表,軍隊必須堅決服從黨的的領導,這是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
朱德認為,人民軍隊建設“歸根到底一個總的原則,即是從人民出發,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既是人民軍隊一切行動的準則和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它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井岡山會師后,為了解決“建設一支什么樣的軍隊和怎樣建設軍隊”的問題,朱德、毛澤東等同志于1929年12月在古田召開了紅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上,毛澤東根據中共中央“九月來信”的精神和紅四軍的具體情況作了政治報告。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決議案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它必須服從黨的領導,樹立無產階級思想,糾正單純軍事觀點、極端民主化、主觀主義等錯誤觀點;要擔負起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并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等任務;并且必須在軍內外建立正確關系,對敵軍采取正確態度等。這個決議案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成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是黨和紅軍廣大指戰員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朱德曾經說過,“如果沒有政治工作,沒有黨和無產階級的領導,是不會有紅軍的。”[1]大革命失敗后,全國革命形勢處于低潮,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紅軍陷入極度困難的境地,但是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紅軍廣大官兵都能夠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信念和旺盛的戰斗意志,這與我黨我軍一貫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是分不開的。歷史證明,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時期都是不能放松的,做好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指導意義
2.1 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官兵
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是一門科學,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的,但是要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還必須做到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體化。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緊密結合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的新需要,努力對當前亟需進行理論引導或說明的突出問題、熱點難點問題,做出科學的、客觀的、有說服力的解釋和說明,充分發揮理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只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增強針對性,有力地回答現實生活提出的、干部群眾關心的重大思想理論問題,才能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服力和戰斗力,才能充分發揮理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礎性作用,才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的實效性。
2.2 必須堅持從人們的思想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思想問題的背后往往是現實問題。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固然要講清道理、疏通思想,但也必須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要堅持“虛事實做”,把思想政治工作轉化為對群眾切身利益的關心。必須既講道理又辦實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辦實事中貫穿思想教育,通過解決現實問題引導群眾提高精神境界,增強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為群眾辦實事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最扎實的基礎。只有把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與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結合起來,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發揮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作用,才能增強實效性。
2.3 必須堅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素質
朱德在擔任紅四軍軍長時曾經指出,指揮員負有組織和指揮部隊的重任,要帶兵,重要的是要影響和教育好士兵,向士兵灌輸先進的思想,提高其政治覺悟。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素質,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組織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理論性、政治性、政策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具備勝任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質和能力,才有可能做好這項工作。概括地說,他們要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能夠嚴于律己,保持清正廉潔,以身作則,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
3 堅持戰斗力標準,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和感召力
朱德同志特別重視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認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關系到部隊的戰斗力,他曾對紅四軍的廣大官兵說:“在政治上有了這樣堅定的信仰,就是把握著不可抵抗的無形的武器,在精神上建立了鐵的紅軍基礎,自然可以戰勝革命過程中的任何困難,經得住任何劇烈的斗爭,愈斗愈奮去取得最后勝利。”[2]
聯系當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我軍的強軍目標,并多次號召全軍要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強軍夢”是軍隊建設的最鮮明的時代主題。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努力生成和不斷提高戰斗力,都是軍隊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戰斗力建設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按照服從和服務這個中心任務的要求擺正各項工作位置,確保這個中心任務不受任何干擾,這對部隊建設的思路舉措以及政策制度的調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俗話說:“軍事不過硬的軍隊,一打就敗;政治不過硬的軍隊,不打自敗。我們必須”要強化戰斗力標準作為軍事領域“指揮棒”的權威性,部隊思想政治工作也應圍繞戰斗力建設運行。
牢固樹立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與堅持實踐這個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哲學觀念是完全一致的,與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利益這個價值標準也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把戰斗力作為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樹立起來,是軍事領域堅持實踐標準的本質要求和體現。而在戰斗力建設及運用的具體實踐中,戰斗力標準與實踐標準是互為一體的,堅持戰斗力標準本質上就蘊含著堅持實踐標準。另一方面,把戰斗力作為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樹立起來,是軍事領域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標準的基本要求和體現。在社會主義國家,軍隊維護人民利益,最根本的是要靠強大的戰斗力。
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很好地宣傳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大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發揮振奮精神、鼓舞士氣的作用;此外,切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還能夠使官兵消除思想上的顧慮和精神上的迷惘,增強榮譽感、責任感,大大提升部隊戰斗力。
參考文獻
[1]朱德:《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1934年2月);《朱德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77年8月版,第153頁
[2]朱德:《怎樣創造鐵的紅軍》(1931年7月);《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版,第4頁
作者簡介
陸萍(1994-),女,江蘇興化人,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政治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政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