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小學中的基礎學科,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科書編排得成功與否,關系到小學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編寫既有價值又難易適中的教科書顯得尤為重要。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在教科書中怎樣通過教科書提高兒童的識字量成為編排教科書的最大問題之一。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量;教科書
一、 小學生語文識字學習的重要性
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繼承下來的優秀成果,識字是中國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也是學好語言的重要前提條件。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2年)【最新修訂版】中提出的課程總目標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應有一定的速度。”可見識字量與寫字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二、 教科版與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教科書內容與識字量研究
(一)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內容與識字量
1. 單元量
教科版的教科書將整本書要求的閱讀課文分成八板塊,平均每一板塊都有兩篇固定學習文章,除兩篇固定文章外,還增加了相對應的學習內容,分成“快樂讀書屋”以及“能說會寫”還有“語文色彩”三部分。書的后面加入8篇選讀課文,但都沒有要求會寫其中的生字。將生字表放在了書的最后。相對應的補充部分都對整體板塊進行加強擴展和訓練。
2. 生字數量
整本五年級上冊教科版教科書中要求會認生字199個,其中主要閱讀課文中要求會認生字99個,補充內容里的快樂讀書五部分要求掌握認識生字100個。而且教科書里要求會寫生字191個。其中每一課都要求有會寫的生字,并且每一課要求會寫生字不低于10個。
3. 生字出處
在教科版語文書中不僅閱讀模塊中有生字,而且在“快樂讀書屋”一板塊中也有生字,而且“快樂讀書屋”里的要求會認的生字量也偏多,一共達到97個,占會認生字總數(199個)的48%左右。
每一課的生字量出現在課文中的位置較平均。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級上冊中的第一課《爺爺的壓歲》一文中,一共有七個自然段,共要求有會認生字7個,分別出現在第一段中1個,第二段中1個,第三段中1個,第五段中2個,第六段中1個,第七段中2個;要求會寫生字有12個,分別出現在第一段中1個,第二段中1個,第五段中5個,第六段中1個,第七段中4個。每一段中都有個別生字,分配較平均,便于學生在沒有教師指導和查詢字典的情況下也能讀懂每一自然段,為語文預習做準備,而且能對每一自然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內容與識字量
1. 單元量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科書將整本書分成8組,每組均有4篇課文,共有32篇學習閱讀課文,其中包括14篇略讀課文,剩下的28篇為必讀課文。每一組在閱讀課文開始前,都有一部分引言,但是引言里都沒有生字,只是為整組的課文起引導作用。每一組除了必讀課文之外還有“口語交際·習作”板塊和“回顧·拓展”板塊。
2. 生字量
五年級上冊在書的最后一部分有生字表(一)和生字表(二)。生字表(一)共有200個字,生字表(二)共有150個字。雖然沒有特殊的標注,但顯然生字表(一)是會認生字,而生字表(二)是會寫生字。不管是會認還是會寫的生字,每個字上都有拼音標注,方便同學的復習。
三、 教科版與人教版識字量編排共性和差異性分析
(一) 共性分析
1. 都遵循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通過對教科版和人教版的整體分析發現,每個版本的五年級在對識字量上的要求都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累計認識識字量都能達到3000個。
2. 識字量的編排上過于單一
通過觀察和研究,不論是教科版和人教版在識字量的編排上都是采用一課一結的方式,并且生字均來自于每課的閱讀課文中,這樣單一的識字方式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應會造成學生語文成績效率低下的現象。
(二) 差異性分析
1. 人教版生字表相對于教科版更人性化
通過對兩種版本的不同研究和分析,可以明顯的看出,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教科書的生字表里,會認生字全部標注拼音,而在教科版本里就沒有出現,這樣,對學生的復習起不到幫助作用,當遇到忘記的生字,學生難以在沒有外界幫助下單獨在課本中尋找到答案。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不僅主要閱讀課文中含有生字詞的學習,而且在每個單元后,也都有相應的復習鞏固內容。
2. 人教版生字量相對教科版較分散化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人教版識字量較分散,平均是每兩課到三課間才會出現會寫生字,這樣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消化復習生字時間,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生字的效率。
四、 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思考
個人認為識字教學應在充分發揮教材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以所教授教材為基礎吸收其他版本的教材之精華結合教師自己的教學經驗、學生對教學模式的敏感度、靈活運用教學模式和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實現教學的預期目標。兩種教材的識字編排方式不同,會深刻地影響了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材施教,根據教材的特色,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將教材本身的內容挖掘并發揮到極致。
參考文獻:
[1]王相文.語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王繼.小學語文教材識字編排的對比研究——以西師版、蘇教版一二年級為例[D].云南師范大學,2015(60).
作者簡介:宋春慧,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