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朋+溫生林+潘春祥+趙光
摘 要:《工程力學》具有理論性、抽象性、針對性、應用性強的特點,新任教師講授該課程時不容易把課講好。基于此,本文從夯實基礎知識、打牢教學基本技能、結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三個方面給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工程力學;基礎知識;教學技能;教學手段
一、 引言
工程力學是現(xiàn)代工程技術的重要理論支柱之一,與工程技術各領域聯(lián)系十分緊密,它涉及靜力學、材料力學基礎、運動學、動力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知識多且雜,具有理論性、抽象性、針對性、應用性強的特點,新任教師在初次講授該課程時壓力較大,基于此,本文結合自身教學準備的一些基本情況,關于如何準備新課給予同行新任教師三點建議。
二、 夯實《工程力學》基礎理論知識
(一) 吃透教材內容,閱讀相關教學文件
教材是依據(jù)教育部的相關要求,結合具體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而選擇或者自主編寫,針對性較強。在上課之前,首先要認真閱讀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的具體安排,前后聯(lián)系,與之前所學內容進行對比,找出不同之處,之前沒有接觸的部分是需要下大力氣學習的內容。其次,精讀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標準等文件,把握授課對象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制作針對性強的課件。
(二) 基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拓寬知識面
教材只能作為參考,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型技術層出不窮,如果僅局限于教材,顯然不能順應時代潮流,無法將最先進的技術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也就無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要以網絡為平臺,時刻關注力學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并將這些新的研究轉變?yōu)榻虒W案例激發(fā)學習興趣。此外,愛課程網站提供了大量的《工程力學》優(yōu)秀教育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充實自己,用心觀摩教學名師的網絡授課,積極思考,夯實基礎,拓寬知識面,增加理論深度,消化所學,為我所用,為講授該課程打下堅實理論基礎。
三、 打牢教學基本技能
扎實的理論基礎是講好工程力學的前提條件,而如果不掌握教學基本技能,就會像“茶壺煮餃子,有嘴道不出”,因此,新任教師一定要打牢教學基本技能。
(一) 講的基本技能
“講”就是能思路清晰地把問題講清楚,講明白。《工程力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內在邏輯性,這更要求教員思路要清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在講課之前,要理清授課思路,把要講授的問題搞明白,徹底吃透,然后,認真組織語言,力求簡潔、清楚、明了,最后,用抑揚頓挫的語調,適中的語速將問題講出。語速過快是大部分新任教師面臨的問題,需要加強練習。
(二) 演的基本技能
“演”的基本功是指教師展示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或者做實驗表演,組織學生觀察,幫助學生認識事物、獲得知識、學習實驗技能。《工程力學》中,材料力學部分的相關理論大都是基于實驗得到的,因此,這部分可以做大量的簡易教具、模型輔助教學。比如講解材料拉壓力學性能時,可以用兩個雞蛋殼做成教具,一個是凸面向上,另一個凹面向上,用鉛筆豎直敲擊蛋殼,當?shù)皻て茐臅r感受哪一個用力大,引發(fā)學生思考;講授圓周扭轉時,以粉筆為教具,讓學生將粉筆扭斷,思考為何斷裂截面是45度;講授梁彎曲的強度條件時,把一張紙放在兩個粉筆盒之間,做成紙橋,當放上很小的砝碼時,橋會坍塌,但是,把同一張紙多次對折后再放在同一個位置時,卻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對比這兩種情況引出慣性矩的概念。此外,也可以借助于專業(yè)實驗、模型講授相關知識。
(三) 寫的基本技能
“寫”是指板書,將講授內容的概念、關鍵詞、注意事項等重點內容以板書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板書講授知識點。由于工程力學理論性強,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結論的來龍去脈,需要用板書進行公式推導,而公式推導思路清晰,邏輯嚴謹,是工程力學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把“寫”的基本功練出來,是講好《工程力學》的基礎。
(四) 畫的基本技能
“畫”是指在黑板上畫圖,也稱板圖。是板書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信號突出,具有形象、直觀、清楚、醒目、引人入勝和一目了然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有不能被替代的獨特作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即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優(yōu)點,畫面精美、準確逼真,增大教學信息量等,但留存時間短,一晃而過,容易引起學生視覺混亂。而板圖是教師逐步完成的,學生更容易與教師的畫圖協(xié)調一致,留給學生的印象更深。《工程力學》有些內容在講解時需要結合版圖,因此,必須掌握“畫”的基本功。
四、 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相結合
互聯(lián)網在教育中的應用使教師和學生隨時可以交流,隨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線上網絡教育、線下課堂教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開始實踐探索,作為新任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從思想上接納新事物,并積極思考如何將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在上課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混合式教學的理念,培養(yǎng)學員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意識。
五、 結語
夯實基礎知識、打牢教學基本技能、結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只是講好課的一部分要求,是自己在教學準備過程中總結的幾點建議,教無定法,學無常律,任何有益于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用于教學,工作中要積極思考,勇于實踐,不斷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把課講好。
參考文獻:
[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理論力學(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孫綿濤.大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J].教師教育學報,2015,2(2):33-35.
[3]劉鳳娥.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英語廣場,2017,(1):73.
作者簡介:
陳振朋,溫生林,潘春祥,趙光,吉林省長春市,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器與動力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