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王宇??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但因為其心理、身體、性格等方面發展還未健全,致使其在學習時存在一些困惑,而班主任作為學生前進路途中的指明燈,必然要為學生指明正確的航行方向。
關鍵詞:小學;困惑;班主任;方向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的第一監護人,需要負責有關學生方面的所有工作,這無疑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對此,班主任必須要緊跟時代發展,創新出更多有效的管理辦法,找到與學生相處的“最佳”距離,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自信,在日常生活中滲透自己的愛心來陪伴學生健康成長。對此,我從以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工作感悟:
一、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互聯網更是為學生開啟了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門,但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普遍較低,無法抵擋外界的諸多“誘惑”,這就使得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一些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靠、理解能力較弱,課上不能抓住教師講課的重點,文化成績普遍較低,長此以往,令其失去學習的自信心。一些班主任經常諷刺、挖苦學生,致使其產生自卑心理,給學生造成心理上傷害……對此,班主任必須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
二、 有效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幾點建議
教師是一種神圣的職業,但它同時也肩負著沉重的責任。所以,教師必須要具備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并肯于付出自己的真心和愛心,以此來培育學生成才。
(一) 付出師愛,與學生搭起心靈溝通的橋梁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付出自己的愛心、耐心和決心來與學生搭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了班主任對他的關愛,才能拉近班主任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才能更有效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
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班內一名學生上課總是不能認真聽課,不是搞一些小動作,就是與其他學生說悄悄話,我在課上多次對其予以批評,但總是不見成效。作為班主任我下定決心必須要幫助他糾正這一錯誤,我在課堂上悄悄觀察了他幾天,我發現大多時候他都是故意犯這些錯誤來引起我的注意,后來我將他叫到了辦公室中耐心地與他進行了談話。我在輕聲地向他表達了以前當眾批評他但忽略他感受的歉意,并指出了他的錯處。他的眼角濕潤了,我詢問道:“是不是今天老師的說話語氣太重了?我向你道歉,我只是想盡自己的努力來幫助你。”他急忙擦了擦眼淚說道:“不是,今天的老師和以往不一樣,我今天感受到的不是嚴厲,而是老師您的關愛,我一定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發現他進步了許多,我偶爾對其提出的建議他也會認真采納,非常支持我的工作,這樣的溝通橋梁使我與他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二) 開展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課堂時間有限,教學任務較重,這導致教師在講課時一般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時間來開展一些主題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例如,我利用班會時間開展了“網絡的利與弊”的辯論比賽,我提前將學生分成了正反兩方,并由兩方成員各推選出5名辯手來迎接挑戰,學生們在課下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我宣布比賽正式開始,正方一辯率先說道:“網絡給信息帶來了強大而有力的傳播途徑,并且大大縮短了信息發布和接收的時間,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所以我方認為網絡的利大于弊。”全班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反方辯手反駁說道:“小學生自制力差,容易受到網絡干擾,使其沉迷于網絡之中不能自拔,致使學生成績下降,給學生心理和軀體帶來疾病,并引發一系列社會難題,所以我方認為網絡弊大于利。”學生聽完也覺得很有道理,辯手之間唇槍舌戰,大家爭的不亦樂乎,最后我做了總結發言: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能輔助我們成長,也能讓我們跌入無底的深淵,所以我們要正確地使用網絡來幫助自己學習,適當地豐富自己的娛樂生活。
(三) 因材施教,幫助“學困生”提升學習自信心
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平等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其適當地指導,提升其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我發現一些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并非頭腦不靈活,而是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此,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給他們做一些循循善誘的思想工作,幫助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與此同時,我還將品行優良的學生與他們分為一個小組,讓好學生來做他們的“小老師”,時刻監督他們的學習進程,從而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些學生因為一些智力因素導致學習效果不佳,我給他們講了許多關于后天努力成功的名人事跡,鼓勵他們堅持學習,終有一天也會取得成功。
三、 結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需要班主任對其付出更多的關愛,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進行反思和總結,創新出更多有效的管理策略,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真正實現學生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 詹小斌.德育主題班會實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2] 于娟.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5):140-140.
[3] 焦玉玲.當代青少年網絡倫理道德問題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3):24-26.
作者簡介:高科,王宇,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協和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