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漢語》作為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基礎課程,其教學定位、教學方法的改革對本專業學生扎實學好漢語知識有著重要意義,開發課程資源、開展行之有效的實踐活動對培養合格的漢語教師起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國際漢語教育;現代漢語;實踐教學
2012年12月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發布了《國際漢語教師標準》(2012年版)。新標準中要求教師“具備漢語交際能力”、“掌握漢語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教學的基本原則、方法與技巧,了解對漢外語言主要異同,并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掌握漢語聽、說、讀、寫教學的特點、目標、原則與方法,并能進行有效的教學”等。這些要求說明國際漢語教師應具備符合職業需要的漢語交際能力;具備基本的漢語語言學知識、語言分析能力;掌握漢語語言要素和語言技能教學的主要內容、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有語言對比意識和能力。因此,漢語知識與技能在漢語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現代漢語》作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授課定位應該以《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為指導,職業需要為導向。
一、 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要培養的是能勝任對外漢語教學以及相關領域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滿足專業培養的需要。《現代漢語》必須服務培養定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考慮和專業特點相適應,教學目標協調好理論教授和實踐操練的關系,從創新傳統的校內實踐環節到增加校外實踐項目兩大方面建構現代漢語課程的實踐體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漢語教學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運用理論知識從而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并逐步學會拓展和創新。
二、 課程內容凸顯專業特點
《現代漢語》課程要幫助學生樹立“學”和“教”和諧統一的觀念,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漢語運用能力,不單能夠對漢語知識點系統掌握,還能明確這些知識點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
一是課程內容上,嘗試將漢語本體知識體系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相結合。以留學生為對象的語法教學,突出的是語言的運用規則和使用條件,《現代漢語》授課除介紹相應的語言要素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還需將一些外漢語教學實例引入思考練習,學以致用。二是教學方法上,牢固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認知,培養學生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思想意識,培養學生運用本體知識解釋對外漢語教學偏誤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分析問題。
三、 實訓環節
1. 依托課程培養學生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意識
對第二語言教學者來說,漢語一方面是他的母語,另一方面又是待傳授的理論,要求其能在感性體驗和理性認知中自覺找到差異,同時還具備有效比較的意識和辨析的能力。例如《聲調》一節中,調類、調值、聲調等基礎知識授新沒有難點,普通話面貌好的學生一般會忽略此節內容。授課時可請學生思考為什么很多印歐洲語系母語者有“洋腔洋調”,并用語言習得理論中的負遷移作用來解釋這一現象。講時態助詞“著、了、過”時,可以讓學生說明“我遺失著一把鑰匙”為什么表述錯誤?進而嘗試分析動詞“遺失”表述的動作和助動詞搭配的時態問題。這種對語言差異的感知是漢語教學者語言知識深化的一種表現,應貫穿于現代漢語教學的全過程。
2. 增加實踐項目
學生教育實踐活動主要有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性教育實踐、模擬性教育實踐和參與性教學實踐。在貫徹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前提下,突出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客觀需要。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資源,開發實踐項目,更系統、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漢語教學能力。
A. 將國際漢語教師證書和漢語教師志愿者選拔考試題目引入課堂。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前都需參加這兩類考試,現代漢語知識是考試的基礎部分,也是重要的部分。在現代漢語課程講授中,教師可適時恰引入部分試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夯實漢語本體知識,培養學生掌握第二語言的教學技能,能夠進行地域性、針對性、適應性的課堂教學。
B. 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大學期間,學校會開展諸如大學英語競賽、征文比賽、讀書競賽、教學技能競賽等各級各類活動,通過參加這些學科競賽可以檢驗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其理論運用于實際的能力。此外,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視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支持大學生的創業創新。現代漢語教師要關注此類信息,及時向學生通報,鼓勵、指導學生結合現代漢語知識和實踐訓練,設計選題,進行項目申請,在項目研究中培養自己創新創業的綜合素質。
C.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新媒體打破時間和空間局限,具備傳播自由的優勢,也改變了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不少高校借助新媒體手段搭建教育實踐開放式平臺,推出網絡學習網站、漢語在線課程以及相關公眾號和社交平臺,學習者可以全天候根據個人需要搜索學習資源。新媒體的可互動性,使得對漢語感興趣的學習者可以隨時交流、發表言論,獲取知識,解決問題。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彌補了時空的巨大差異性,實現跨區域漢語教師資源共享,促進了師生間關系,滿足漢語學習者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現代漢語》課程要有教學對象意識,要引導學生學習語法規則,能指導學生的語言實踐,構建有層次,應用性強的實踐體系,鍛煉學生扎實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專業的漢語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戴芊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觀察,2016,11.
[2]張燕.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現代漢語課程實踐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06.
作者簡介:
秦嶺,講師,陜西省西安市,西安文理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