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演示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對課堂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演示實驗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一些粗淺看法。
關鍵詞:實驗教學;演示實驗;高效
近年來,演示實驗在教材中所占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受到越來越多地重視??梢?,它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提高能力的關鍵。如何更好地進行演示實驗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下面,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 在演示實驗中注重學生的參與
傳統的演示實驗主要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實驗的操作者,學生只是觀眾。那么,勢必在學生心中對老師操作下產生的實驗現象,持懷疑態度:果真如此?會產生親自嘗試的欲望。
教師演示時讓個別學生參與其中,不僅消除學生心中疑慮,還會增加實驗的發散成分,使實驗現象有可能呈現多種結果。啟迪學生發散思維,探究成因,尋找真相。例如,在理想變壓器副線圈接一盞燈,演示當原線圈接入電路時,觀察燈泡的發光情況。讓兩位同學參與演示,結果燈泡的發光呈現兩種情況:亮和不亮。教師讓學生查找原因,結果發現變壓器原線圈接入交流電路的燈亮,接入直流電路的燈不亮。通過演示結果使學生更加明確:變壓器只對交變電流有作用。如果讓老師做,按部就班。效果遠不及學生做的好。
學生參與演示,打破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演示模式。使學生對自己同學的演示表現得更有興趣,關注力更強,課堂氣氛更活躍。
二、 演示中更注重實驗探究
“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探究者”。教材中有些實驗只是對某些規律或定律的正確性進行簡單驗證。對它的來龍去脈不作深層探究,不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對學生學習物理的科學方法得不到鍛煉。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對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寶貴?!?/p>
因此,在演示中加強實驗的探究性,重現實驗原始設計理念。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做?”、“換種方法行不行”?啟迪學生積極思維。例如,將牛頓第二定律設計成探究性實驗:1. 探究(1)加速度與力、質量都有關系,怎樣進行實驗研究?(2)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時,如何提供和測量力、測量加速度?2. 探討:組織學生討論解決方案。根據實驗原理對實驗所需器材、操作步驟、實驗數據的處理等進行分組討論,得出最佳方案。3. 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4. 總結: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牛頓第二定律。
通過實驗探究,學生對探究過程有一種全新體會,并在探究過程中對規律的使用條件、范圍、注意事項等掌握得一清二楚,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而且通過探究獲得的知識掌握得更扎實,更牢固。同時,學生也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
三、 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相結合
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演示實驗是通過教師個人操作演示,把產生的物理現象或結果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但是,感觀上的效果很難引起學生共鳴,調動思維的積極性?!鞍倏床蝗缫蛔觥?。將某些課堂演示與學生實驗相結合,增加實驗有效性:提高實驗操作技能、提升實驗興趣,為今后學習物理打下基礎。
教師可以先演示實驗如何做,再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現象,使得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相結合。例如,在《傳感器》一節的教學中,將“探究熱敏電阻和光敏電阻的特性”改為學生隨堂實驗,做法如下:將學生兩人為一組,每組一套實驗器材,教師先示范一下,學生再根據要求親自動手做,最后根據實驗現象,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光敏電阻和熱敏電阻隨光和溫度變化的規律。這樣一來,學生通過自己實驗得出的規律,印象深刻,記憶尤為牢固。
在學生動手做操作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及時啟發、指導、與學生進行問題討論,使實驗在討論—實驗—討論—實驗的過程中有序進行,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四、 多媒體—演示實驗教學的補充
在實驗教學中,有些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用常規方法演示,效果不太明顯,有的甚至無法演示。學生對此現象又缺乏感性認識,理解困難。這時,多媒體可以恰當補充課堂演示的短板,充分發揮它在教學方面的優越性:明顯直觀、形象逼真。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對呈現的現象一目了然,加強理解。
例如,在課堂演示感應電流的產生時,讓學生觀察靈敏電流計指針的變化,確定電流的產生和方向。后排學生看不清,學習積極性受挫,效果不太好。采用投影儀放大,所有學生都能清晰地觀察到指針的變化,興趣大增,注意力集中。還有同學在學習摩擦力時,對相互作用的兩物體間的相対運動,感到很抽象,難以理解,又缺乏想象力,則可用計算機把兩物體間的相対運動,以動態的形式模擬出來,生動形象,容易理解。
利用多媒體進行物理實驗教學,雖然可以實現實際實驗難以達到的效果,提高了實驗水平,補充了課堂演示的缺陷。但是,我們不能濫用多媒體,替代許多課堂實際能夠完成的實驗。根據課堂實際需求,要合理、恰當地利用,以達到優化教學結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為教學有效服務的目的。
總之,課堂教學是否有成效,關鍵在于演示實驗。成功的演示實驗,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學習的樂趣,提升了能力,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從而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淳,郭定和.高中物理實驗課的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9).
[2]閆金鐸,郭玉英.中學物理教學概論(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楊生芳,甘肅省臨夏市,甘肅省臨夏縣田家炳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