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能夠反映出現實世界具體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間的聯系,在數學課程中不同章節知識相互交錯,而在初中階段,應用題是其中的一大要素,其嚴謹的思維邏輯、數量之間特定的關聯都需要解題者深入把握。到底怎樣提升初中階段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在現今數學的教學課程中一直以來都是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一大課題。下面該文章主要以應用題的教學為中心,通過學生這一主體,按照認知規律,進一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創新,進而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得到良好培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主要指的是通過教育思想,在一定的教學模式當中,為得到教學目標而編制的且在實際進程中逐漸進行優化和調整,進而使教學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在初中階段,數學中的應用題不僅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同時對于學生來講它也是比較難以掌握的一項內容。應用題型眾多,而教師只能一道一道的進行講解并指導學生逐步進行練習,這種過于倚重技能型的練習方法并不能真正使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狀態,也就難以調動起學生學習應用題的積極性,怎樣才能增強初中階段應用題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措施是我們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 分析小學階段數學應用題的解題中出現的問題
(一) 數學語言和生活語言的轉化銜接無效
根據分析初中階段所解答的數學應用題出題者大多把數學語言跟實際生活有所關聯,可是很多學生在理解應用題的過程中不能把兩者有效轉化,這樣一來學生在列式、解題、轉化、理解這些應用題時就必然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難以使應用題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此外,教師在教授應用題給學生的時候,往往會根據課本中出現的內容逐一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枯燥乏味,最終致使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二) 師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方法過于單一
素質教育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整體能力得到有效培養與提升,偏重于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輔助性教學的作用,可是我們從實際教學狀況來看,首先教師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教師和學生間進行互動的方法也比較單調,并沒有完全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此外教學方法固守陳規,課堂上獲得的效率極為低下,師生間沒有過多時間進行交流與互動,在課堂上,教師依然把授課重心放在講解上,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狀態下,學習環境較為低沉,無法完全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這樣的話也就無法創新學生的思維,相應的學生技能也就得不到顯著提升。
二、 提升初中階段數學應用題教學質量的幾點策略
從形式和內容上來看應用題型各式各樣,可是解答這些應用題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其次從算術范圍來看應用題就是數學思維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因此要想增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我們可從下面幾點著手:
(一) 增強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使他們的邏輯思維得到有效培養
數學即邏輯,數學應用題就是數學語言的嚴謹表達,因此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使學生解題思路變得更加清晰明朗,培養學生正確的解題習慣跟脈絡,進而提升學生整體解答應用題的能力。解方程的方法很容易教,可是怎么根據已知來列方程是個教學難點。
例如某校現有校舍20000平方米,計劃拆除部分舊校舍,建新校舍,且新校舍的面積比拆除的面積的4倍多2000平方米,如果要使建設后校舍總面積比現有校舍面積增加40%,問要拆除多少舊校舍,建多少新校舍?
解析:學生要通讀全篇題目,之后在這道題目中尋找關鍵詞語與數學關系,并按照題目逐句羅列數學關系。
一元一次方程法:設拆除x平方米舊校舍,則新校舍面積為(4x+2000)平方米,據題意可得:20000(1+40%)=20000-x+(4x+2000)
解得x=2000,則拆除學校2000平方米,建10000平方米。
二元一次方程法:設拆除x平方米舊校舍,新校舍面積為y平方米,據題意可得:20000-x+y=20000×(140%)y=4x+2000,解得:x=2000y=10000.
總結:初讀題目,很多同學會被里面復雜的數據繞進去,其實仔細分析之后,題目本身并不難,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解答。分別用兩種方法解題還能夠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發散性思維在數學的運用。
(二) 提倡數形結合來解答應用題
對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應用題來講,數形結合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能夠讀懂并利用題目本身的圖形來解題。有些題目如:用8塊相同的長方形木地板拼成一個矩形,每個小長方形的長寬如圖
你能求出所拼成的大長方形的面積嗎?首先學生一定要明確應用題整體構造,之后再進一步確定好解算方法。所以,學生一定要對圖示有一個清晰的掌握,能夠將題目當中的圖像轉化為數學關系式。
二是能夠根據已知畫出恰當的圖像來輔助解題。當解答超過兩三步計算步驟的應用題時,可借助圖形來解答應用題,所以學生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畫圖技能。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從應用題中找出數量關系,并通過自己畫出的圖形來分析題中顯示出來的數量關系。這種通過學生自行分析和畫圖的方式來分析應用題,利于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己確定解題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解答問題的能力與創新思維。在教授應用題的時候,教師還要盡可能的提倡學生運用不同種形式來解答應用題,學會在不同視角下全方位的思考應用題的題目,使學生思維得到有效拓展和鍛煉。
參考文獻:
[1] 王寶紅.初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障礙與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28).
[2] 楊敏.淺議初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J].中國培訓,2016,(02).
作者簡介:王躍樹,安徽省蕪湖市沈巷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