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成霞
摘要:讀寫結合能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啟發,在寫作中提升學到的語用知識。組織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練習,促使他們提升語用素養的具體策略包括:采用隨文批注的方法,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寫下感想;采用仿寫的方式,讓學生提高寫作能力,開闊視野;采用續寫的方式激發學生對文本展開個性化解讀。
關鍵詞:讀寫結合;語用;小學語文
特級教師劉仁增提出學生作為一個普通的社會人,學習語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進行語言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語言運用作為學習的起點,并以其為最終目標,讓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用素養。對于小學生來說,讀寫結合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能讓學生在閱讀借鑒中得到啟發,并在嘗試寫作中鞏固學到的語用知識。
一、 隨文批注,寫出感想
為了促使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進行隨文批注??梢宰プ∥谋局械年P鍵詞進行批注,寫出關鍵詞如何起到表情達意的作用;也可以讓學生嘗試在批注中概括文本內容,標注小標題;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感想深刻之處寫下讀后感,表達獨特感受。
在學習《螳螂捕蟬》一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嘗試運用隨文批注的方法,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有學生在讀到吳王下了死命令之后批注:“吳王剛愎自用,想要說服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有誰有這樣的能耐呢?”在讀到少年拿著彈弓走來走去的時候,批注道:“少年這樣做是為了干什么呢?難道這樣就能說服吳王了嗎?”最后看到吳王真的被少年說服了之后,在批注中寫下了自己的感想:“這個少年在勸說別人方面有很強的能力,他并沒有強迫對方同意自己的觀點,而是選擇用行動默默感化,促使吳王自己有所領悟。這樣才能讓人記得更牢?!苯處熯M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從《螳螂捕蟬》這個故事中,我們還能夠得到什么啟發呢?在現實中有什么情況和‘螳螂捕蟬有相似之處?”這能啟發學生進一步在批注中寫下自己的感想。
英國語用學家J.Thomas提出語用的生成和理解并不單純,而是靠很多不同的元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且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隨文批注的過程中,學生和文本形成了互動溝通,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感想,嘗試共同挖掘文本的潛在語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文本形成了互動交流,強化了語用練習。
二、 嘗試仿寫,拓展視野
仿寫的過程是接受和掌握間接知識的過程,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生能拓展視野,了解在語用過程中如何表達出內心情感,如何找到能夠支持自己觀點的例子。在仿寫中,學生能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在交流表達的過程中便能避免無話可說的尷尬。
《說勤奮》是一篇說理文,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否更好地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說服別人,是一種重要的語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這篇課文為例子進行仿寫,提高自己的說理議論能力。學生在閱讀文章后發現如果要說理的話,先要講清楚自己的觀點,而后則要尋找能夠證明自己觀點的例子,如文章中選用了司馬光、童第周的例子,最后還要總結觀點。學生嘗試模仿,如有的學生撰寫《學習要有持久力》一文,在提出觀點后,選擇了“鐵杵磨成針”等例子來加以論證,并且在最后提出總結:“現如今是網絡信息時代,利用電腦要獲得各種信息都很容易,但是學習依然要有持久力。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話,不能積累更多知識?!?/p>
教師劉仁增提出語用是在特定的交際情境中使用語言的過程,它包含了語法結構、修辭知識等各種不同的內容。讓學生嘗試仿寫能促使他們了解怎樣的篇章結構更為合理,如何使用修辭手法才能更好地描繪事物。在模仿的過程中,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 文后續寫,個性解讀
不少課本中都有留白的部分,很多課文的留白處都在文章結尾的地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后續寫,表達自己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這種續寫的過程是學生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他們在此過程中對文本進行深度理解,能實現和文本的對話。
《嫦娥奔月》是一個感人的民間故事,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教師讓學生嘗試進行續寫,寫下自己對文章的個性解讀。例如,有的學生描寫后羿去找西王母,告訴了她這件事情,西王母又賜給了后羿一顆藥,吃了藥后,后羿和嫦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還有學生描寫后羿想要將月亮射下來,但是老百姓卻勸阻他,認為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不能沒有它,后羿為老百姓著想,放棄了射月亮。這些續寫體現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表達了學生對作品的獨特感受。
中國社會調查所對我國大學生的語用能力展開調查,結果發現不少學生缺乏語用素養,要避免這一點,就要從小學生開始加以培養。文后續寫的方法能讓學生嘗試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語用能力都有所提升。
學者Chomsky提出了語言能力的概念,認為這是一種語言知識,是一種抽象的知識體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在具體語境下嘗試正確而得體地使用語言,進而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除了隨文批注、仿寫、續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讀寫結合的方式可供使用,如進行改寫、將原文略寫的內容細化描寫等。若能合理使用,將促使學生更好地提高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丁謝芳.關注讀寫結合,提高小學生語用能力[J].讀寫算,2015(38).
[2] 葉維偉.契合點:實現讀寫結合的有效對接——基于語用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讀寫契合點例談[J].赤峰學院學報,20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