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左繼紅
摘要:通過分析我校汽車概論課程傳統教學模式,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翻轉課堂的汽車概論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實踐,發現該模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數字電子技術
一、 引言
“汽車概論”課程是我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一門專業必修課,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向汽車電子專業學生普及汽車基本知識、汽車商務、汽車應用等基礎知識,感受并傳播和弘揚汽車文化,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學生對汽車的鑒賞能力,了解行業概況,促進職業意識的形成,為學生個人日后擇業提供可以借鑒和參照的新思想和新觀念。通過本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國內外汽車文化,掌握汽車總體結構、分類與性能;了解汽車選購、上牌、理賠及事故處理程序,具備一定的交通安全及駕駛常識,能使用車內設備;熟悉汽車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汽車概論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翻轉課堂”主要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傳統的課堂上課時間由實驗論證和交流討論等環節替代,學生課外通過自主觀看視頻等媒介形式學習到每次課的知識點。這種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這種教學理念被越來越多的教學工作者接受,實際效果不錯。
二、 汽車概論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分析
《汽車概論》課程主要講述汽車發展概況(包括汽車的誕生歷程、汽車工業發展史、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外形演變史)、汽車文化(包括汽車品牌與商標、汽車運動、汽車博覽)、汽車總論(包括汽車分類、汽車產品編號規則、汽車總體構造和主要技術參數、汽車行駛原理)、汽車發動機(包括發動機概述、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油供給系統、點火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啟動系統)、汽車底盤(包括汽車傳動系統、汽車行駛系統、汽車轉向系統、汽車制動系統)、汽車車身系統、汽車電器與電控系統、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汽車、燃氣汽車、醇類燃料汽車)、汽車基本性能(包括汽車動力性、汽車燃油經濟性、汽車制動性、汽車操縱穩定性、汽車行駛平順性、汽車通過性、汽車環保性)、汽車運用(包括汽車磨合期的使用、汽車油液的選用、汽車輪胎的選用、汽車維護、汽車行駛故障的應急處理、汽車更新與報廢)、汽車營銷與保險等。
對于這些內容的教學,傳統的教學方式采取“滿堂灌”的方式。教師利用課堂時間來講授教學內容,傳授現有的知識結論,因上課時間有限,老師顧及不到學生的差異,緊張地將每次上課的知識點講授完。學生也是被動接受,并且要求學生上課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否則無法跟上講課節奏。這種教學方式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束縛了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培養出的學生缺乏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 “翻轉課堂”在汽車概論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需要建設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受益于網絡教學資源學習的便捷性,主要利用微課的形式將傳統課堂上講授的重要知識點翻轉成視頻講解;視頻要求制作精美,講解思路清晰,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需要講師花費精力和時間去制作,每個知識點的錄制時間不超過15分鐘,重難點有層次,從新課導入、學習目標要求,并配合一定的實物或者實驗示范性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督促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這些內容。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了主要知識點后,對于難懂的地方主要是在課堂上與老師交流,教師針對疑難點進行解答,高效地解決了學生的問題;課堂上還有個重要任務就是學生匯報和成果展示;學生通過匯報,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鞏固了知識點,學生鍛煉了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通過分組,也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應用性的設計,展示設計方案或實物作品,無疑增加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這需要學生花大量的課余時間去查資料和學習,無形中增加了自學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對日后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課后時間利用網絡交流平臺,拉近師生關系,通過溝通師生雙方都會了解到某些信息,如教師能及時發現課堂教學所布置的實例是否能反映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微課能否能夠吸引學生自學并理解,課堂組織能否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樣的思考與琢磨,對后續的教學的改進和完善起到促進作用,這種交流方式突破時間和時空的限制。這種模式的教學,填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扭轉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以教師教為中心”的弊端,直接優化到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無形中大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積極主動性,激發了學習興趣和欲望,提高了學生創新能力,從而達到優質教學的目的。
四、 結論
翻轉課堂在汽車概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填補了傳統教學現狀中存在的不足,充實了課程建設內容。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主體地位,為后續課程的學習、競賽等提供了實戰經驗,提高了日后工作能力,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
[2]邱英杰.基于汽車營銷工作過程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技信息,2009,(33):26.
作者簡介:
劉麗麗,左繼紅,湖南省株洲市,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