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云??
摘要:“非連續性文本”多以統計圖表、圖解文字、清單、時刻等圖文并茂的直觀模式展示在學生面前,它要求內容的直觀性、概括性和簡明性,要求學生能從中快速地提取信息。對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而言,“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具有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德育教學中核心素養在“非連續下文本”教學模式中的體現加以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核心素養;“非連續性文本”
“核心素養”不同于教學中的一般素養,它是指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應具備的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核心素養強調個人的修養、自主能力和家國情懷,注重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融合。在小學語文中,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筆者將在本文中基于實際教學案例,淺談自己對“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如何完善核心素養在‘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中的體現”的幾點看法。
一、 “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的特點
1. 具有歸納性,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捕獲力
“非連續性文本”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它以“碎片化”的信息歸納方式,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以小學語文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我在教學中,針對《國徽》《回自己的祖國去》《意大利的愛國少年》進行文本資料整合,進而讓學生從表格中探索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如下圖1所示:
上課伊始,我向學生展示上圖內容,首先讓他們從文章名和課文編排位置了解到: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祖國在我心中。再讓他們通過文章主題展開聯想,并從中探索出每一課的學習重點。學生通過圖表的歸納,捕獲到國徽的重要性、國家對于本國人民的意義所在,這對于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核心素養中愛國情懷的培養具有促進作用。同時,由這個案例也可見,在以連續性文本為主導的教材中,整合教學資源,滲透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捕獲力。
2. 具有直觀性,能提高學生的信息分析力
“非連續性文本”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比較、分析簡單的統計圖表等材料,能對其中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在一次非連續文本閱讀訓練中,我引導孩子們從縱向和橫向比較、分析圖表信息,如下圖所示:
學生便能快速地從中獲得準確的信息:2011年相比2010年,國民人均紙質書與電子書閱讀量都增加;而日均紙質書閱讀時間變短,日均數字化閱讀時間卻變長。這樣的閱讀訓練,既鍛煉了學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又鍛煉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加強學習自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具有情境性,能提高學生的信息拓展力
運用情境圖教學在非連續性文本中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逼真的情境圖能較好地使抽象的概念更加通俗易懂,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對文字信息的想象力和拓展力。如下圖所示,在教學《國徽》一課時,我先向學生展示我國主要的幾個代表性標志徽章,并向他們講解這些徽章中每一部分的意義,這樣能引領他們進一步了解祖國。
緊接著,我再通過此圖對學生加以引導,可促使他們回憶起我們國家的先烈們,為了祖國的穩定和團結所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也是在這一堂課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從小便能得到更加具有實感的培養,愿意為了國家繁榮昌盛而更加努力。
二、 完善小學語文德育教學中核心素養在“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中的體現
1. 利用情境圖和問題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教材思想內容十分豐富,而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就需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意大利的愛國少年》中,教材就插入了一張情境圖,學生可從圖中發現,這一位少年馬甲上、褲子上都打著補丁,他義正詞嚴地與對面年長的、喝了酒醉醺醺的男人們對峙著。我在教學這節課時,就先和學生分析了課文中的這張插圖,并提出了一個問題:他為什么要一個人和好幾個大男人對峙?然后我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到課文中去尋找原因。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濃烈,他們紛紛表示是因為那些男人們侮辱了他的國家。我緊接著拋出問題,那你們從哪些詞語中能看出這一位熱那亞少年很愛國?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找出了一系列詞語,我和他們一起討論、歸納、提煉出文章中“拉、扔、砸、跳、站直”等描寫動作的詞,分析少年的愛國情懷。
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情境圖的方式引入課文,再通過問題讓學生歸納出能夠充分展現文章主題的詞語。在這種快速的信息提取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都得到提高,并且閱讀能力和歸納組織能力也得到培養。
2. 重視教學方式的改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
“非連續性文本”教學模式形式多樣,傳統語文教學只注重教師的教學方法,而忽視了學生科學的學,在我看來,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就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和閱讀能力,以此完善學生對語文德育內容的理解,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而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就要根據不同文章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例如《意大利的愛國少年》我采取的是導入情境圖和提取文章重點詞語的形式;《回自己的祖國去》我采取的是制作時刻表的形式,將華羅庚的生平及重要事跡通過時刻統計表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明白華羅庚為什么要回到祖國?回祖國干什么?在什么情況下回祖國……
三、 結語
“非連續性文本”模式在小學語文中的融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小學語文德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非連續性文本”模式相輔相成,能夠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吳東偉.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傅登順.“非連續性文本”的缺失與教學對策[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2,11:45-47.
[3]潘紅.理念滲透:非連續性文本給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啟示[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02:95-96.
[4]辛濤,姜宇,劉霞.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的構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5-11.
[5]黃曉琴.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微課程開發研究[D].西南大學,2016.
作者簡介:
黃雪云,福建省泉州市惠群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