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學科是一門基于實驗的自然科學;它起源于數學,但又“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一門頗具創造性的學科;同時,它更是初中生“談虎色變”的一門學科。想要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除了要重視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所在;更不能忽視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起到的主導作用,要及時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不斷充實教師的知識儲備。
關鍵詞:物理教學;教學方法;興趣培養;實驗教學;主導作用
眾所周知,物理學起源于數學,但又“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因此,物理學自誕生伊始,就是一門頗具創造性的學科。初中生往往感覺物理學科難學,尤其是隨著年級的提高,物理學科的學習難度也越來越大,部分原因就是基于此。但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物理學科的固有性質外,作為初中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引導者,我們還應該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開創屬于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學科的嚴謹性伴隨而生的就是學科的枯燥乏味,因此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好物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第一步。結合我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首先,重視革新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中國有句古語:“愛屋及烏。”這個道理也適用于課堂教學。學生對于某門學科的好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于該學科任課教師的認可與否。因此,老師的個人魅力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
隨著新型教學理念的普及,課堂教學早已擺脫了傳統的“一言堂”模式,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助于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初中生正處于勇于探索的階段,他們好奇心強,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強。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學生這方面的優勢,不僅會讓學生提高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有效的師生互動,更會讓教師思路清晰,以更飽滿的教學態度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地學習,從而使得整個物理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態是很重要的一環。教師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教學手勢,恰到好處的比喻和靈活多變的授課模式,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緊扣學生的心扉,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因此,物理教師只有與學生建立良好平等的師生關系,才會促使學生積極參加物理教學活動,為學好物理學科打下堅實基礎。
其次,重視實驗教學引入,構建“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物理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只有重視實驗教學,物理教學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一般而言,物理實驗具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生實驗,即全班學生都可以親自參與的,運用專業實驗測量儀器展開的實驗;另一種是演示實驗,以教師操作演示為主,學生代表嘗試為輔,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感受和形象感覺為目的的實驗模式。
實驗操作本身不同于理論知識的傳授,目的是讓參與者通過自身的動手操作,將枯燥的物理理論知識解析、轉化成生動有趣的實際生活現象,從而使學生能夠品嘗到知識帶來的快感。因此,教師在進行理論教學時,要注意實驗教學的引入,既可以利用新奇有趣的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調動其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彎曲”的筷子、“小孔成像”、會“浮”的鐵球等,會使學生興趣盎然,引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消除對于物理知識學習的距離感。又可以利用學生實驗,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化身“物理學家”,親身體驗物理知識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各種神奇的體驗。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牢記——好的實驗教學,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所謂好的實驗教學,指的是既要有教師合理恰當的講解,又要有學生積極充分的實際操作。只有兩者相結合,實驗教學的目的才能最終實現。
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使教學發揮最大的效益,是每一位物理教師所面臨的難題。在新型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兩大組成部分。前半部分我們已經簡要介紹了如何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教師如何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結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要想做好這一點,就需要教師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做好課堂教學的“引路人”。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第一,備教材:教材是一切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對教材的把握,要合理處理好教材,吃透教材,要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重點難點突出講,主要問題要開門見山,防止拖泥帶水、偏題跑題現象的出現。
第二,備學生:學生是課堂教學的接收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因此,要求教師能夠清楚地掌握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明確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主要障礙所在。對癥下藥,在問題設計和課堂講解環節上實事求是、符合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理解的語言和思維方式進行講解、實驗和提問,因人而異,靈活多變。
第三,備教法:在教學過程設計時,要做到思路清晰,層次明朗,循序漸進,過程流暢,過渡自然,銜接緊密,同時,要注意更新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思維帶動整個課堂的走向,以嚴謹的教學結構規范學生的思維導向。環環相扣,自然發展,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接收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
總之,物理學科因其本身所存在的創新因素,決定了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秉承創新理念。不只囿于教師自身創新,還要給予學生多方面的幫助,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物理學習的花園里尋找到屬于自己的燦爛,才能讓物理教育走向更為璀璨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朱長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
[2] 丁春海.如何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作者簡介:鄭德發,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朝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