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師生互動,教師在課堂要中發揮指導作用,更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的效果。音樂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從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出發,尊重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想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激發音樂學習的興趣,為下階段的音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結合小學音樂教學現狀,探究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小學音樂;主體地位;課堂關系
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是音樂有效教學的基礎,并且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對小學音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發展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自由民主的音樂氛圍中更快融入課堂,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節奏,在潛移默化中增加音樂學習的自信心,享受音樂學習的過程。但是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下文結合教學實例闡明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 轉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不能體現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普遍存有錯誤的教學觀念。一是大部分教師認為音樂教學不能幫助小學生提升學習綜合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沒有很大的益處,使得音樂課被浪費,二是因為教師把自己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則是知識點的被動接收者,不會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挑選合適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枯燥的音樂課堂中慢慢地喪失音樂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及時改變教學觀念,對本末倒置的師生關系做出調整。
教師在音樂課堂中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教學內容中發現有趣的部分,將其融入課堂,保證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能夠始終集中在課堂中,并且要為學生指明音樂學習的方向,為學生講述音樂鑒賞技巧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完成音樂的學習,提升音樂綜合能力,將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進行最大化的體現。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有效發揮了學生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以人為本”教學模式的重要影響。
例如在進行小學四年級音樂下冊欣賞《林中的鳥聲》時,我會重視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體現,我在課堂的一開始使用投影為學生展示大自然中不同鳥類的叫聲,讓學生感嘆鳥聲的神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下階段教學開展的有效性。接著我將教材中《林中的鳥聲》拿出來讓學生進行欣賞,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去鑒賞這首歌曲,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在自由歡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生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將自己的想法進行具體的呈現,這也是我預期的教學目的。最終學生在課堂中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對音樂的興趣。通過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學生在音樂課堂中主體地位的保證,對學生音樂方面的發展也有幫助效果。
二、 開展音樂活動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因素的限制,好奇心和貪玩心理都比較重,教師可以針對這些特征開展音樂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使得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音樂活動的設計不能只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融入音樂知識,在以學生為主導的活動中開發他們的音樂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充滿人文性、藝術性的音樂氛圍中用較短的時間完成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
音樂活動的種類有很多,教師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不斷創新拓展,保持音樂教學的新鮮感,讓學生始終將注意力集中在音樂學習上,將活動開展的效果最大化。如針對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可以開展探究性的音樂活動,讓學生通過自主鑒賞去發現音樂中的美感;又如從學生貪玩的特征出發,教師可以使用音樂游戲,將教學游戲化,提高教學效果,但是這些活動開展的基礎都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保證活動能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
例如在進行五年級音樂下冊唱歌《美麗的家鄉》的教學時,我在課前開展了音樂活動,讓學生通過網絡等途徑尋求關于自己家鄉的歌曲,學會其中贊美語句的唱法,在課堂中進行比拼,看哪位同學積累得最多。這個教學活動的開展我不會對學生進行指導,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素材的積累,同時因為學生好勝心的驅使,使得他們花費更多的課余時間去搜集,幫助提高了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在成果展示結束之后我會繼續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美麗的家鄉》這首歌曲,使得學生結合之前的素材對歌曲產生共鳴,提高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教學活動的開展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提高教學效果。
三、 完善評價機制
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創建寬松的課堂氛圍,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但是區別于其他學科,它的評價方式有所不同。教師不能和傳統學科一樣從分數等等具體的數值來判斷學生音樂學習的好壞,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貫徹評價標準,重視音樂能力是否得到全方位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增加和學生的交流,拉近雙方的距離感,降低學生對教師的敬畏,這樣學生才會主動說出自己在音樂學習中面臨的難題,使得教師的評價變得更加全面,同時也能讓學生及時作出調整,保證下階段音樂學習道路的順利。良好的評價機制能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音樂能力,將課堂中講述的知識點轉化成因素素養,從多個方面完善音樂綜合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四、 結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這不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保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讓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融入自由和諧的課堂中,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有效提高鑒賞和審美能力,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一波.有效體現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相關對策[J].學子:理論版,2015.
[2]孟夢,潘鷗.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J].課程教育研究,2015.
作者簡介:
何艷,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趙集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