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各初中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中,寫作教學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從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并且,在初中語文考試中,寫作占總分值很大比例。因此,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應對考試,提高其語文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本文將針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寫作要素進行解析,保證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寫作要素
一、 引言
初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能使學生提高其語文能力,更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能夠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不斷加深對世界的認知。一切教學都源自于生活,寫作也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素材供學生去寫作,能夠將學生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更好地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使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
當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僅僅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中,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并不能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將掌握的基本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中,更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對世界、社會、生活有一定的認知。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觀念的重要時期,學生會在寫作過程中,將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寫作中,教師便能在學生的文章中,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價值觀念,針對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幫助糾正,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提升其綜合素質,使其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無論是對課堂質量的提高,還是對學生日后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一)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少內容
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中,很多學生會有抵觸心理害怕寫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學生在寫作中,缺少一定的素材,沒有內容可寫,教師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教學,缺少實踐活動的開展,學生無法更多地積累素材,導致無法順利開展寫作教學活動。
(二) 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課文教學輕實踐寫作
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然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忽略寫作教學。即使開展相關的寫作教學活動,也是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缺少具體的案例,并且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后,缺少一定的實踐鍛煉。
(三) 教師缺少專業的寫作教學能力
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思考,自身缺少一定的文學素養,不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缺少寫作教學能力,這就導致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寫作教學中,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無法更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四、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要素
(一) 注重引導學生善于積累寫作素材
一切教學都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寫作也源于生活,如果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脫離生活,會使作文蒼白無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走入生活,在生活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滴。生活中會有很多感人的事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將生活中發生的小事記錄下來,不僅能積累寫作素材,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另外,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書籍是前人對實際生活的體驗,并加工成文章,是形成的文化精髓,學生在學習前人文章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有效積累寫作素材,能夠在文章中學習名人的寫作思路及技巧。
例如,教師在教學《最后一課》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中,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教學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寫作教學滲透到日常教學中。首先,教師要使學生理清文章的基本情節、結構及環境描寫的作用。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包括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動作、心理及細節等,及自然環境對文章的作用。教師與學生分析文章中,要使學生能夠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的描寫,掌握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手法。注重引導學生將情感融入到文章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將文章中的重點語句帶領學生進行解讀,引導學生不斷積累文章中的寫作手法,使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提升寫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及情感,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更能使學生全面提高其綜合能力。
(二) 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保證學生真正地喜歡寫作,才能將情感投入進去,能夠將積累的素材運用到寫作中。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要善于運用互聯網平臺,收集實時熱點新聞,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2017年5月21日四川著名旅游景點九寨溝發生地震,這便讓人回想起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教師可以根據當下的熱點新聞,為學生播放電影《唐山大地震》,然后組織學生寫觀后感,教師將影片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文字,利用聲音頻、視頻能夠使學生直觀感受地震造成的家破人亡,感受地震中的偉大親情,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觀看影片中,會將自己的情感充分地融入到電影中,學生在寫作中,便能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對在災難中失去生命的受難者進行祭奠,愿逝者安息。并且,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在災難面前,上下團結一心,互幫互助。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寫作教學中,注重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將情感更好地融入到寫作中。endprint
(三) 引導學生用真情去寫作
評價學生的寫作水平,最重要的便是作文的質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將日常積累的素材及知識點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在寫作中,將自己積累的素材用來表達寫作的思路。生活中有很多的酸甜苦辣,世間百態,等待學生去感受。教師可以以“向往的生活”為主題,學生走出校園,生活中的瑣事,聽到人們的討論,便會觸動學生的心靈,在寫作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要接近現實生活,并將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提煉加工。寫作主要的文章載體要素為:文章所寫的素材、寫作的主要目的、寫作主要使用的表達方式。學生可以采用記敘文或是議論文,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我的母親》一課時,教師既要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通過寫作來表達出來。
(四) 創設寫作渠道
教師在創設寫作渠道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組織學生進行仿寫,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有效提高其教學質量。初中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自我認知,學生依然保持模仿的心理。因此,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模仿,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在學生寫作前,為學生提供一些范文用來參考,使學生能夠模仿范文中的寫作手法及思路,從中找出自己的情感,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經歷,模仿范文開始寫作,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思路。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將積累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中,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提高其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上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然后根據當前初中寫作教學現狀進行了闡述,最后從注重引導學生善于積累寫作素材、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用真情去寫作、創設寫作渠道四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使其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全面提高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葉善華.如何提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5,(05):126.
[2]李轉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寫作要素分析[J].學周刊,2016,(12):50.
[3]朱麗娟.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方文學(下旬),2017,(01):147.
[4]梁云堂,常剛.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體系構建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23-25.
[5]徐春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寫作教學淺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12):200.
作者簡介:
闕映容,福建福安城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