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應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以使學生逐漸掌握適應自身發展及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及關鍵能力。本文簡要概述了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探討語文核心素養下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重要性
一、 引言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高中語文教學應加快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即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及關鍵能力,體現為學生知識、技能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綜合表現,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二、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涵
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更加關注學生未來發展的價值及意義,深入分析語文核心素養,筆者認為主要包括四大內涵。
1. 語言建構及運用
學習語文過程,是語言不斷內化及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生需要根據語文語境及任務要求,在口頭及書面語言表達中嘗試運用自己的語言經驗進行交流或者文字表達。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也應培養學生語言積累及運用能力。
2. 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進行認識與概括的工程,主要借助表象、概念等要素進行判斷及推理。語言與思維存在緊密的聯系,思維是語言內核,而語言又是思維的外核,語言建構及運用需要借助思維。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訓練學生的思維,以不斷提升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 審美鑒賞及創造
審美活動與語文教育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充分發揮語文教育審美功能,體現語文學科內在需求。審美活動以審美需要為動力,審美體驗為基礎,實現審美鑒賞及審美創造高度統一。高中語文教育所追求的核心素養也包括審美素養,利用審美素養可以促使學生進行自我超越、自我發現及自我塑造,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
4. 文化傳承及理解
本質上來看,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就是文學變革的深化,語文作為母語,是文化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以漢語文化為核心,理解并傳承幾千年悠久文化,強化文化認同、適應及融合,于新時期不斷繁衍出新的文化意義,使學生實現文化成長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精神及生命的成長。
三、 語文核心素養下高中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重視閱讀教學這一內容,通過閱讀教學不斷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1. 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言建構及運用水平
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語言建構及運用能力,通過文章豐富的內涵及思想情感,可以讓學生在書面語言表達中,獲得對文章深刻的理解,實現語言的積累及運用。
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時,章節中給出了三篇演講課文,分別為《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我有一個夢想》《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體會各個演講稿的形式與特征,然后組織學生模仿閱讀文章,進行“就職演說”或“我有一個夢想”等為主題的演講比賽,通過此類教學實施,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語言建構,確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水平。
2. 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語文教學中,利用閱讀教學可以培養與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對文章留白處進行續寫,對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的語言技巧進行思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巨大幫助,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如人教版高中語文《聲聲慢》這一詞中,作者在詞中使用了多個意象,如“淡酒”“晚來風”“黃花”“梧桐”“細雨”等意象,在閱讀教學中,深入剖析這些意象,往往可以讓學生想象到一個孤寂清冷的黃昏語境,之后再提示學生對這些意象進行思考,深入體會詞中語境,聯合自己的想象體會作者的“愁”,這樣學生的想象思維就能夠被激發,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 閱讀教學提高學生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
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借助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對文章的大致內容獲得一些理解,然后通過教師逐步地引導,讓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
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閱讀詩詞后,學生能夠了解詩詞所要表達的基本思想,而通過引導學生深入品鑒思維,則可以讓學生對詩中蘊含的濃厚愛國之情獲得深刻體驗,讓學生識別出文章究竟是在夸孫權還是在諷刺孫權,通過這種鑒賞教育,對學生的文章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4. 閱讀教學提高文化傳承及理解意識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重視對文章的深入剖析,讓學生能夠體會文章的深刻情感,感知其中的文化內涵,這對提高學生對文化傳承及理解有巨大的幫助。
如高中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濃厚人文精神,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古詩詞中抒發的豪邁英雄氣概及帝王雄心、高尚的氣節操守以及為國盡忠的正氣、對父母老幼的仁慈孝心及為人處世的忠貞寬厚等,都可以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與啟示。更主要的是這些古詩詞中所蘊含的真善美情感體悟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在行動中踐行,并且主動進行文化傳承,進一步利用閱讀教學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中,從而塑造出學生優秀的品格特征。
四、 結語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目標,而語文閱讀教學又是培養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手段。因此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重視閱讀教學,明確閱讀教學在提高學生語言建構及運用水平、思維能力、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文化傳承及理解意識的重要性,提升學生整體素養。
參考文獻:
[1]左延慧.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14(01):80-84.
[2]馮學敏.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在寫作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6,8(18):73-74.
[3]丁文靜,韋冬余.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本研習”板塊的特征與教學切入點——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的策略[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23(02):117-119.
[4]徐松.“精神閱讀”: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的另一視角——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精神閱讀”的核心要義[J].教育導刊,2012,8(11):74-76.
作者簡介:
陳應德,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寧化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