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小學的語文教育而言,其不僅應當注重對小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應當重視對小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然而,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中,口語交際的課程仍沒有做到切實的落實,且給小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本文將從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課程現存的問題加以探討,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口語交際課程建構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城建構;課程內容
口語交際是語言產生之初人類便具備的一項原始能力,并且與語文教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而隨著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新課標的出現也對我國小學生的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明確了口語交際教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小學語文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口語交際的教學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文章將以此為依據提出口語交際課程建構的相應策略。
一、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培養存在的問題
1. 缺乏相應的口語交際課程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的課程仍沒有得到切實的落實,而更像是一種語文教學的理念。絕大多數的小學教育沒有設置專門的口語交際課程,而所做的口語交際培養也只是針對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交際內容所做的訓練??梢?,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我國小學教育已有了巨大的轉變,但在實際的課程設置、內容安排等方面卻仍有待完善。因此,就我國現代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來看,仍缺乏與口語交際相關的可使口語交際課程實現獨立開展的教材內容,而小學生口語交際方面能力的培養也僅存在于相應的教學理論中,而沒有切實做到其在課程設置中的落實,這不僅造成小學的口語交際培養失去了其原有的可行性,同時對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2. 口語交際的課程設置缺乏交際性的內容
一方面,口語交際的課程設置中雙向互動的缺失。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小學生在交際方面能力的提高,一般而言,口語交際中的單向課程更注重對學生口語的訓練,而雙向的課程則更加重視對學生交際能力的訓練。然而,現階段小學的口語交際卻更重視對小學生口語的訓練而忽略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口語交際的課程設置中實用性的缺失。我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相關內容都與學生的道德素質教育相關,盡管這些內容在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但往往卻忽略口語交際自身應具有的實用價值,因此,這方面的內容也往往會與小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脫節,而大大降低教師的教學效率。
3. 口語交際的課程設置的學段層次劃分模糊
在口語交際的教學方面新課標要求對學生的訓練要根據學生階段、學年、學期等方面的不同而設計與之相對應的訓練內容。從小學生不同學段的培養來看,要求口語交際的培養保證其穩定性和有序性,而從不同學段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來看,其在培訓的重點內容方面也應當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就評價而言,針對小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只在相關建議中對小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所表現出的基礎水平、學習意識和學習態度等幾方面進行了考評,而沒有根據學生學段層次的不同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明確要求。同時,就不同學段層次口語交際的學習內容來看,其中仍有部分內容存在交叉性,這也可以明確對小學生交際能力的評價沒有依據學生的學段來制定。
二、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課程建構策略
1. 明確口語交際課程建構的內容
要提高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的實用性,首先就必須從課程的內容出發提高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因此,在口語交際課程的構建中就應當對其內容加以明確,以此來為實用性課程的開展提供有力依據。在國外的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中會采用聽對話猜身份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具有有利作用,而國內小學生口語交際方面的教學也可以對這種方式加以借鑒,在傳統口語技能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提高訓練的實踐意義?,F階段,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口語交際教學的內容具有較高的開放性,但過于開放的內容對學生正確交際方式的培養也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在內容方面也應當合理規劃其開放性。
2. 提高口語交際課程內容的交際性
首先,增加口語交際課程內容的交際性??谡Z交際是一個包含了思想、情感、語言等在內的綜合性的互動過程,主要方式就是人和人之間通過語言的方式進行相互的交流,而這一過程需要建立在聽和說的基礎上,因此,小學口語交際課程的設置方面要提高其內容的交際性;其次,在教學中增設口語交際的實際應用課程。這一方式指的就是通過實際交際活動的構建幫助小學生在真實的活動中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而這往往更加重視學生在課程內容交際性方面的自我理解與掌握,而不單純是依靠教師的講解與傳授。而交際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能力,這也明確表示了交際性在口語交際課程內容設置中的重要性。
3. 提高口語交際課程設置的層級性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設置的層級性主要指的是:一方面,要保證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要與不同學段年級學生學習狀況以及發展規律相符合;另一方面,對同學段年級學生的教學應當堅持以循序漸進的原則。當學生處于小學階段時,其思維會有一個由形象轉變為抽象邏輯的過程,所以,在口語交際課程設置的內容選擇方面也應當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明確劃分內容的層級性。而教師在對不用學段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課程內容的選擇時,也應當從不同學段年級學生所接觸的交際環境之間的不同來進行內容的設計,進而保證課程內容能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心理發展狀況,并實現對學生在交際能力方面最大程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慧.淺議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走出誤區的途徑[J].學周刊,2017(13).
[2]張文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創造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3]黃丹.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4]王愛寧.新形勢下整合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7(13).
[5]李世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6]朱明旭.問則能“達”,“道”可以道——問答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江蘇教育研究,2017(17).
[7]杜方方.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7(05).
[8]樊會智.談談小學語文備課[J].學周刊,2017(13).
[9]賈春英.巧用電子書包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9).
作者簡介:
曾建能,福建漳州龍海市東園鎮茶斜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