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文獻法調查了近十年來國內外語核心期刊刊載的二語語塊使用研究論文,總結出國內語塊使用研究的現狀和特征:研究內容的縱深和跨越式發展,研究方法方面,語料庫是國內語塊使用研究的首要手段。
關鍵詞:二語語塊使用研究;研究現狀;研究方法;發展趨勢
一、 引言
隨著語料庫語言學以及認知語言學的發展,詞塊在語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顯。語塊兼具語法和詞匯的功能與特征,整存整取。基于實用的語言觀認為:母語使用者廣泛依賴語塊或低域模塊進行交際(Langacker 2008)。國外的語塊研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國內則起步較晚,2000年前寥寥無幾,自語塊理論引入中國以來,語塊研究的深度、廣度及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進展。
二、 研究設計
筆者以文獻法檢索了2007至2016年間CNKI所收錄的國內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的文獻,為防止遺漏還參考了檢索到的文獻的參考書目,共搜索到50篇論文,逐篇下載閱讀后篩選出38篇論文用于統計分析。研究問題:(1)我國2007~2016年間二語語塊使用研究的總體趨勢和特征是什么?(2)未來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三、 結果與討論
1. 研究結果
語塊使用研究主要探究我國英語學習者在不同語體中語塊的輸出特征和發展模式(黃燕,2011)。現有的38項研究中,口語研究14項,筆語23項,筆語與口語結合的1項。33項采用語料庫方法,表明語料庫仍是國內語塊使用研究的首要手段。研究內容和方法方面,從籠統的語塊使用特征到具體文體或具有特定交際功能的語塊特征研究,從學科內發展到學科間語塊使用特點對比,語料來源從寫作、英語專業四八級口筆試拓展到學術論文、翻譯文本,從單一語料庫方法到語料庫與實驗、訪談結合,呈現了研究內容的縱深發展及方法規范化的特征。
對口語中語塊使用特點的描述主要有英語會話、口頭作文、演講、故事復述和口譯等方面。研究表明學習者使用的語塊數量不多,趨于單一(毛澄怡,2008),使用中存在“隱性加工”。口譯中詞塊使用錯誤主要有搭配錯誤和語法錯誤兩類,且隨著口譯水平的提高,后者出現頻率有所增加,前者減少(王文宇,2013)。語法錯誤型語塊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學習者對目標語塊的記憶缺失或是對語塊的過度分析、分割不當造成語內遷移。較之本族語者,非本族語者語塊使用的地道性(戚焱,2011)、靈活性不足,語用意識、語體差別意識薄弱(戚焱,2011;胡元江,2015)。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學習者缺乏自然語言環境(梁麗,2008),文化因素的影響,以及心理上學習者所采取的回避態度(梁麗,2008)。
詞塊的結構、功能與學科研究方法、語境、寫作體裁等密切相關(王芙蓉,2015)。筆語語體中二語寫作、學術寫作與翻譯文本三方面呈現出不同的語塊使用特征。馬廣惠(2009),楊瀅瀅(2014)等從語塊結構和功能以及詞匯發展方面探討了二語學習者二語寫作中的語塊使用特征。學術論文方面,主要是對身份語塊、立場標記詞塊、非毗鄰式詞塊、學術語篇詞塊和語步詞塊特征的探究。研究同時涵蓋學科內、中外以及本碩博階段語塊使用的對比,主要研究四詞詞塊,摘要及引言這一語部。俞希(2010)則研究了評價性形容詞搭配的本土化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在結構上,本族語作者論文寫作以短語類詞塊為主,中國作者以小句類詞塊為主。在功能上,兩類作者使用的詞塊功能在類別和頻率上均無顯著性差別且會使用不同結構詞塊實現相似的語篇功能(潘璠,2016)。
語塊使用趨勢的研究設計口筆語和學術語塊三方面。筆語中,高水平學習者在語塊輸出數量和多樣性方面均優于低水平者,存在分類分布不均衡、過度使用某幾類詞塊的特征(黃開勝2016)。口語中,整體上呈發展趨勢,學習者詞塊習得具有多層次、多維度和多方位的發展特征(戚焱,2010)。學術語塊方面,學習者使用大量高頻詞塊,總體上,過多使用和使用不足的傾向并存。(徐昉,2012)
2. 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存在的問題:(1)研究方法單一。現有研究主要是基于語料庫的研究和語料庫驅動的研究。未來研究者將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挖掘更多學習者在輸出語塊時的心理活動和輸出背后復雜的習得機制的信息。(2)縱向研究的缺乏。基于不同語言水平的學習者語料庫或基于縱向語料庫探索學習者語塊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待深入發展。(3)對關鍵術語的界定及語塊分類不一致,導致研究結果存在分歧。
這一時期對語塊使用的研究焦點集中在專業語篇中的程式語,其中學術論文方面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果,但是學科間學術論文的對比以及對論文引言外其他語部的語塊使用特點還待進一步探索。此外對科技語篇、新聞語篇、文學語篇以及針對單一語類的各種翻譯文本和口譯中程式語的研究還有巨大的研究空間。
四、 結語
語塊的使用研究涉及口語與筆語語體中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不同英語水平,不同一語背景的學習者之間語塊使用特征的對比分析,不同文體、不同語部中語塊使用特點的對比分析以及不同語塊類別的使用對比研究,這些研究的成果為更好地認識學習者與本族語者語塊使用的區別提供了重要的實證證明,同時為國內語塊、詞匯甚至是語言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參考文獻:
[1]黃開勝.基于語料庫的中國英語學習者詞塊輸出能力的趨勢研究[J].外語界,2016,(4):27-34.
[2]黃燕,王海嘯.二語語塊研究的“中國圖景”:語塊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外語界,2011,(3):74-81.
[3]毛澄怡.語塊及其在英語學習者會話中的使用特征[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2):58-62.
[4]宋麗鈺.立法翻譯文本中程式語搭配特征研究[J].外語學刊,2015,(4):105-109.
[5]王文宇.語塊使用與口譯產出關系的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152):28-35.
作者簡介:
王明珠,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