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韻霏??
摘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只有不斷地學習并獲得新知識,并在實踐中對新知識加以運用,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掌握高中化學學習方法,是對高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較大的幫助的。本文首先對高中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進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策略;策略研究
一、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存在的一些問題
1. 缺乏良好的學習態度
在當今高考的這個指揮棒的影響下,在目前的應試教育大環境中,學生為升學考試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尤其是對于高一學生或者高二學生來講,他們普遍沒有對高中化學的學習引起重視,認為只要通過月考即可。這種觀念對于學生來講是不對的。特別是化學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如果因為多次考試失敗而導致負面情緒較多,那么也就會對化學的學習態度不端正,老師對學生的態度也會很冷淡。
2. 化學功底薄弱
在高中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知識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那么我們學生就很容易出現基礎之上薄弱的現象,甚至無法分清化學知識結構,缺乏良好的記憶方法。
3. 對化學失去學習興趣
從初中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難度增加了很多。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部分同學厭惡學習化學,從而使化學學習成績下降。這跟教師的教學也是有關聯的,很多教師只是通過滿堂灌的這種陳舊講課方式教學。如此一來,學生很難對化學提起興趣,從而想放棄化學的學習。
4.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跟初中的學習節奏比較而言,高中的學習進度是非常快的,學習沒有一個緩沖的過程。在很多時候,學生沒有對教師的教學進度充分適應,并且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沒有養成,課前很少進行預習。在課堂上,沒有認真做好筆記。久而久之,就會學不好化學。我們知道,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我們不僅要進行課前預習,還要課后復習,多練習。另外,在課余,可向比自己優秀的學生請教和交流,在合作中不斷地提升高中化學學習能力。總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有利于高中生學習能力提升的。
二、 高中化學策略研究
1. 有效進行課前預習
事實上,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教導我們要進行課前預習。預習對于學習來講,確實是非常關鍵的。很多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都非常重視課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習的內容加以了解,理清學習的重難點,把自己的聽課目標確定好。如何進行有效預習呢,我個人認為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首先要學會讀懂課本內容,對課本講解的內容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初讀之后,思考其中哪些章節是熟悉的,哪些是不了解的,需要老師指點的,哪些內容是完全陌生的。在課堂上,針對不熟悉的內容,學生可以進行標記,從而做到有重點地聽課,不但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使自己學得更輕松。在課堂上,如果有不懂的問題,可向老師提問。
2. 在實驗中注重能力的培養
眾所周知,化學這門學科的實驗性是很強的。化學學科中的化學概念很多,很多規律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因此,可以這么講,只有掌握了實驗的要點,并且親自操作,才能夠學好化學。在化學實驗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培養觀察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對演示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在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是看到實驗現象的一個方面,比如氯氣的性質的演示實驗中,大部分同學只看到棕黃色的煙的形成,而忽略了銅絲的放熱反應。
3. 將知識重組,編織知識網絡
我們知道,化學又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這是因為化學中很多知識點需要記憶。如果不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那么就學不好化學。所以,我們要學會識記,學會聯系知識點。化學知識點雖然比較繁多雜亂,但是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我們在對這些知識點進行記憶的時候,應當把他們編織成一張知識網,對規律性知識進行定期總結,從而方便記憶和復習,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可對知識分類歸納整理。例如,可以把元素知識分類,根據規律來整理。通過知識形成網絡,逐步學會知識總結。
4. 重視復習,鞏固知識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復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復習可以對知識進行查漏補缺,還可以實現對知識的鞏固。在復習的過程中,將知識點概括,使所學知識變得更加條理化。在復習的過程中,可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來選擇不同的復習方法。比如,比較法。該方法對多個知識點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發現知識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更好地記憶知識。另外,在復習的過程中,還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驗,加強生活與實際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做一個合格的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人才。
三、 小結
總之,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有多種,只要我們能夠結合化學學習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運用到高中化學學習中去,就可以對化學不再感到恐懼,從而增強自己學習化學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田輝.讀寫算[J].素質教育論壇,2014,(7):36.
[2]金勇.論元認知和智力的相互關系[J].心理科學,2001,(3):303.
[3]余文森.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評論,2006,(6):6.
[4]李永.高中化學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3,(11):132-133.
[5]龐維國.高中教學的基礎與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03,(20):
[6]趙鑫.試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1):35-36
[7]占小紅.美國高中化學教材《化學:與變化著的世界相聯系》特色分析及啟示[J].化學教學,2005.
[8]張莉.如何在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J].新疆: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2):64-65.
作者簡介:
付韻霏,遼寧省沈陽市,沈陽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