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職學生的德育尤為重要。數學學科在中職教育體系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教學大綱中也有明確的規定,德育教育必須滲透數學教學過程中??梢娭新殧祵W課中進行德育滲透是教學的任務之一。中職數學教師更應針對學生實際,充分挖掘數學資源的德育因素,豐富德育內容,將德育教育與數學知識的傳播進行有機結合,達到數學與德育共同提高,共同發展的雙豐收。
關鍵詞:數學教育;德育;滲透
一、 重要性
德育即是對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中職學生的實際現狀迫切需要加強德育教育。大部分中職生的學生學習習慣差,態度不端正,家庭背景復雜,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中職學生受父輩打工觀念的影響,讀書無用論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蔓延。為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品質,迫切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數學作為學校的主要學科之一,在數學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能為學生品德及個性品質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平臺,也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達到共同提高、共同發展雙豐收的效果。
二、 策略及方法
數學是思維之花,需要學生不斷地勤學多思,教師不斷循循誘之。而德育則是串聯教師與學生良好溝通的紐帶,只有在數學教育中有機滲透德育,學生在接受數學的理念的同時才能受到德育教育。
1. 言傳身教,以自身為榜樣
葉圣陶說:“教育工作者就是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求教師既要以學問教人,還要以道德育人。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在中職的數學教育中,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師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中職數學教師付出更多的辛勞,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用自己的模范行為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素養。同時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的形成,樹起標桿,指明方向。
2. 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
(1) 重視教學資源的挖掘
數學課本是數學知識的載體,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課堂上教師正確指導學生閱讀數學課本,同時充分利用數學教學資源,有意識地用辯證法的觀點闡述教學內容。數學具有嚴謹性和邏輯性,要用辯證思想方法和辯證思維能力弄清各種概念及定理的關系,教給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論證方法,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同時也要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2) 重視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
數學貼近生活,處處都可見它的用武之地,“數學既實用又好玩”。也正是在數學知識的運用中,學生才能真切地體會到數學的價值,體會到數學的“好玩”,更能體會到數學的“美”。有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有數學推理的嚴謹美,有解決問題的奇異美,有整個體系的和諧美,還有內容與形式的相似美。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美育”,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中職的數學教學中,學習活動既主張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索,更強調合作學習方式。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組合作學習,或者共同進行討論、思考、總結,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這樣讓學生意識到個人與集體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培養了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能力,既對培養學生的品質有幫助,也為班級的管理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中職的數學教學中,還應利用數學獨有的嚴謹和邏輯推理來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優秀品格。運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如注意力的培養、意志品質的培養、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等,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而通過對數學史的了解和我國科技的發展現狀,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 重視數學課外的德育教育
德育滲透不能僅限于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針對中職學生實際,布置課外作業時應貼近生活實際,將數學變得極其現實、形象、生動,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學以致用,從而破解讀書無用論。學生既可以在作業中體會成功的愉悅,又培養了主動探究、克服困難的精神,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 應注意的問題
1. 更新教育觀念
有人認為進行德育教育是政治學科的事。數學是自然科學,沒必要進行德育教育。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事實上,數學教育中形成的推理意識對于形成正直、誠實、不輕率盲從的道德品質,形成尊重真理的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都有積極的作用。較之其他學科,數學的作用更為突出。在數學教育中滲透德育,其效果更大、更持久。
2. 潤德無痕
德育滲透,需通過學科教學的方式實現,在適當的情境中,恰到好處地、一絲一毫地滲透給學生,是“潤”在課堂里面的。在中職數學教育中,德育要講究藝術性,要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那樣,在“潤”字上下工夫。德育滲透不是把思想品質或行為能力教育強加進教學環節里,而是與教育內容相融合。
3. 因勢利導
老師應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性格對癥下藥,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才能得心應手。如果不能有的放矢,德育教育就會顯得牽強附會。同時數學教育中的有關德育內容沒有量化加工,只是一味地追求德育教育,勢必會影響數學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教師也要因勢利導,在教學中應適度適時地滲透德育。
總之,德育教學應貫穿整個數學教育之中。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能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作者簡介:
羅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職教中心城西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