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主要論述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合作學習模式;探究
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教師一味應用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知識灌輸的容器,不顧學生的親身感受,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剝奪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得到了廣大師生的普遍認可,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當筆者在研究中發現,有的教師還不能科學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重點研究了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希望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有所幫助,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 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為學生制訂合作學習目標。如果教師制訂的學習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適應,學生就不能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收不到較好的效果。再有,如果教師制訂的學習目標沒有效力,則會導致學生不能深入理解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就不能順利開展。
所以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前,首先要制訂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創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才能提高學習效率,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如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節時,有的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制訂的學習目標為“了解兩條直線的位置,研究平行線的性質”,這種學習目標難度過小,學生利用自己閱讀教材就可以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失去了作用,也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以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學習目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時可以改變為要求學生說出生活中平行線的應用,要求學生自己思索平行線的作法,研究平行線的性質與特點。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平行線的例子,開展生活化教學,則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鼓勵學生自己研究平行線性質的推導過程,要求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自己研究與探索,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將課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技能。小組合作學習就收到了預期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 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
要想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收到較好的效果,教師還需重視如何分組,利用科學分組應用分層教學策略。
第一,教師要考慮到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在同一小組內的表現,要保護所有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假如同一小組內的學生學習水平相差較多,那么學習能力強、思維反應快的學生研究的問題常常不易被其他學生理解,自然不能開展小組間的討論與研究。相反,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也會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感到高深莫測,失去了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只有做到合理分組,才能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第二,教師要承認學生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要善于根據不同學生能力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保證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能得到提高,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表現對學生分組,要求思維反應快、學習能力高的學生自己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制作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像,同時將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次函數聯系在一起。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利用小組討論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方法,學會使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應用題。
在對學生合理分層與分組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在小組內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同時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才能感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每一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提出自己的意見,同時思考他人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有效拓寬自己的思維,有效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認識到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展開分層教學的做法,可以保證所有學生的共同提高,學習能力突出、思維反應快的學生可以進一步得到提高,學生成績稍差、能力不突出的學生可以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在與他人合作過程中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習自信心,小組合作學習就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促使每一名學生都得到了提高,發展了所有學生的思維水平。所以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同時在教學中開展研究與探索,大膽創新與改革,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洪芳.淺談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7,(01).
[2]陳曉曼,王金梅.基于數字教材的合作學習模式探究——以初中英語七年級課程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7,(03).
[3]王前紅.淺析合作學習模式下校園足球教學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20).
作者簡介:
顧玲,湖南省武岡市灣頭橋鎮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