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如何激發(fā)學生體育運動的熱情、學會自主鍛煉、成為體育教學中越來越受重視的問題。因此,本文將針對如何開展小學體育高效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出了幾點意見,希望能對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起一定的推動作用,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體育;有效教學;自主鍛煉
體育教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建立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重要課程,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意義。總的來說,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體育教學的影響,與此同時,小學體育教學也是素質教育全面開展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
一、 有效激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課
(一) 豐富教學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更是這樣,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對這門課是否感興趣。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有趣,就必須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使教學內容趣味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例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小型的籃球比賽,讓學生在較量之中享受運動的魅力,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全局觀和競爭意識。體育教學可以在完成國家規(guī)定目標之后再進行一些適合學生的教學活動,比如,可以教女生學習健美操,教男生學習跆拳道或者太極之類的活動,這些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很少接觸到的東西,會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寬了體育的學習范圍,增強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避免單調重復,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學長跑中,可以先進行一些游戲性的準備活動,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再采用慢跑、走跑結合等不同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跑步的興趣,最后采用同學間的友誼賽的方法完成教學,使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學中學習到跑步的技巧。這樣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能使他們心情愉快,達到完成教學任務和增強體質的目的。
(二) 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多以反復的機械訓練為主,十分枯燥,開發(fā)新的教學模式尤為重要。體育游戲是一種快速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深受師生的歡迎。如在訓練學生的跑動速度和反應能力、躲閃能力時,我就開展了“你抓我救”的游戲,即在運動場地上制訂一塊大的“禁區(qū)”(進入“禁區(qū)”的學生不能自行跑出來),而沒有被抓到的人可設法避開守在“禁區(qū)”旁邊的追逐者去救“禁區(qū)”內的同伴,直到所有被追逐者全被抓住,游戲結束。學生們在你追我趕、斗智斗勇中得到了鍛煉,提高了教學的樂趣。
二、 分層教學,滿足學生不同心理需求
由于個性差別和身心不同,在體育教學中應適當采用分層教學,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分別教學。使學生能很好地完成符合自己水平的教學任務,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小學高年級的體育教學內容往往是一些簡單技能的學習,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再僅僅滿足于簡單的學習,除此之外,他們也希望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同時也希望在學習上得到教師的認可和支持。所以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身體機能、個性愛好等方面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分別訓練,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能力上都得以提升,從而實現(xiàn)班級整體水平的上升。比如針對男女同學在身體機能上的差別,就可將班級學生劃分為男女兩個組進行教學,安排適合他們的運動強度和標準,比如男生投籃需10投5進,而女生只需10投3進。這樣的安排就不會因為強大的運動量讓女生覺得累,也不會因為運動量較小讓男生得不到鍛煉,進而能更好地發(fā)揮教育的作用。
三、 賞識激勵,保障學習動力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相比剛入學的學生,對教師沒有了那種完全的信任和崇拜,初步有了自己的觀點,所以如何有效建立良好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是每一個教師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如果學生認為老師很欣賞自己,自己很有潛力,那么他會更加主動地親近老師,處理好和老師的關系,更加主動地學好知識。所以當學生在某些方面有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學生在某些方面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耐心地加以引導,幫助解決,使學生增強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目標激勵
人的內部需要往往是人積極性的源泉,人的需要總是會指向一定的目標,符合人們生理需要的目標可以引發(fā)、指導和促進人們努力奮斗。體育教師要根據(jù)各個教學階段和各個階段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目標,并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目標努力。如有教師提出某小學高年級男生接力跑課教學目標是打破我校小學高年級組男生100米接力記錄。學生們聽后會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和行動的動力。這一目標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最后在競賽中大多數(shù)的組都能打破了紀錄,收到了超出平常的學習效果。制定教學目標,并根據(jù)具體的目標給予激勵,讓學生在學習上的各種心理得到滿足,這樣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 情態(tài)激勵
身體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比語言更加能夠傳遞感情,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經(jīng)常利用自身的肢體語言,如眼神鼓勵、臉部神情等來給予學生學習上的鼓勵。例如,在長跑中,對學生來說是耐力的考驗,往往有一定的心理壓力,這時教師就要利用一些肢體語言去鼓勵學生,溫柔的目光和微笑,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進而能讓他們超越自己,完成任務。這種通過教師的情態(tài)激勵,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和巨大的鼓舞作用,讓學生對下一個目標的實現(xiàn)有更大的信心。
(三) 嘉獎激勵
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在體育教學中往往是嘉獎激勵的兩種方式,如果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往往會有更加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往往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鼓勵起輔助性作用。總之,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有的從精神激勵上考慮,有的從物質獎勵上著眼。這些激勵方法都具有較穩(wěn)定的、持久的作用。但具體應用時,必須考慮不同人的需求,然后有針對性地采用相應的激勵方式,并需要掌握適當?shù)亩龋駝t激勵方式與學生的需求不一致,或者激勵的方式超過學生的實際承受力,就喪失了獎勵的功能,甚至適得其反。
四、 結語
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培養(yǎng)對體育運動的喜好和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經(jīng)常鍛煉的良好習慣,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作者簡介:柳貴容,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云陵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