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并不易改變的學習行為。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后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習慣決定成敗。這充分說明“有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我校全面進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已有四五年了,經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和摸索,我更加體會到“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多么重要!那么,在數學課堂上怎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下面我將把我的一些感悟分享給大家!
關鍵詞:自學;閱讀;會說;傾聽
一、 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合作學習習慣的金鑰匙。在剛開始,不少老師說,它適合初中、高中學生學習,也有老師說:你班的學生好,一學就會,給人出彩!俺班的學生不行,死水一潭,學不會。其實不是哪個班行,哪個班不行,而是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轉變。
首先,“學什么?”,即要有明確的自學內容。比如:自學的內容是什么,自學哪一頁,哪一段,哪一題,都要很清楚、具體,不能像以前那樣:你們自學這一課吧,太粗糙、太籠統了,學生漫無目的,往往是學生跑馬觀花掃一遍算完成任務,其實是浪費時間。
其次,怎么學?即用什么方法去自學。比如自學提示:看圖、思考問題、閱讀解題過程、識記小結、識記公式、算一算、填一填、口算、筆算、比較后算出結果等等,這些都需要老師在自學前列舉好,并展示給學生,才方便學生實際操作。不能以一句簡單的“你們開始自學吧”讓學生無從下手。記得以前,我們經常也要求學生“自學、預習”,數學老師布置:回家預習下一課內容,在檢查過程中卻發現,學生都沒有去做,為什么呢?后來才知道:學生認為的預習、自學其實就是“不學”,家長問:今天的作業是什么?學生回答:預習。至于怎么預習,不了了之。所以,從小學開始,就要有目的、有內容、有方法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習慣。
再次,學到什么程度。即要完成哪些內容,學懂什么知識。比如看懂例題,完成第幾題,會用筆算、會用方程等完成哪道題,這些要有要求,學生才有的放矢,才能達到自學的效果。
最后,給足學習時間。要讓學生先學,老師必須經過預先的備課、預演,確定一定的學習時間,方可給出科學合理的自學時間來完成任務。因此,在“先學”環節必須有準確的時間。比如3分鐘,5分鐘,7分鐘……孩子才能按規定時間完成。
二、 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這里所說的閱讀主要指閱讀數學課本。在我們“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過程中,自學的主要方法便是“閱讀課本”。會閱讀、巧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首要條件。例如:我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一課中,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組算式:8÷2=4,80÷20=4,800÷200=4,再讀第二組算式:32÷16=2,16÷8=2,4÷2=2,仔細比較每一組算式中被除數、除數與商有什么異同,最后閱讀算式下面黃色底紋的文字,得出“商不變的性質”結論。老師不需要多講,只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就很容易自學了。在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邊讀邊想,把難點、疑點圈點勾劃,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這樣就了解了學生那些事已經掌握了,那些知識還需要在“后教”環節中精講。
三、 培養學生“會說”的習慣
數學語言是一種表達科學思想的通用語言,也是數學思維的最佳載體。數學語言以其獨特的內涵,成為數學思維的基礎,它們是數學課堂學習活動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學習能力,也是提高數學課堂效果的保證。
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中,學生自學后的匯報很多,也很重要。它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說”或“寫”來完成的,主要還是要通過“說”來完成。比如:做完題要讓學生匯報,有錯誤時要糾錯,有想法時要表達,回答老師的問題,都需要以“說”來體現,因此“說得好壞”“說得清楚”非常重要!例如:在回答“為什么”時,要說“因為……所以……”;在回答“你同意嗎”,要說“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在“評價”時,要說“我認為對或不對,好或不好”,再說理由“因為××思路清晰”,“書寫格式正確”,“得數正確”,“所以非常好”。老師平時要培養學生使用關聯詞,并說完整的語句,不要老是說半句話,這樣才能完整、清晰地表達意思。
四、 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在很多時候,學生都喜歡表現自己,只愿意自己說,卻不注意聽別人講,這是所有學生的通病。特別是在課堂糾錯環節中,很多學生都踴躍發言,往往同一個問題說了一遍又一遍,還有人重復說。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學生根本沒有聽,如果聽了,就絕對不會再重復了!這也是在交流、討論、糾錯中,學生屢犯的毛病!因此,我在此環節花了不少時間培養他們“會聽”的能力。因此我在平常的授課中,注意培養學生會聽、愿聽、樂聽的能力。具體從以下三方面的培養。
(1)要用“心”、用“腦”去聽課,要聽出老師講的新知識,復習的舊知識,要注意易錯之處和老師上課的重點、難點,聽出老師的解題方法、技巧,聽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同學回答的問題。
(2)邊聽邊想。聽別人講的是什么內容、什么觀點,與自己想的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記在心里,等別人講完了再闡明自己的不同意見。如果別人與自己說的一樣,你可以回答:“與他說的相同”;如果不同,也可以在贊賞別人的優點之后,再取己之長,補充完成,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只要每一節課堅持有條不紊地進行,既培養了學生會聽的好習慣,又能完成教學任務。
(3)學會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不僅要讓學生肯聽老師講的內容,更要讓學生愿聽同學的發言,能夠聽出別人說的重點、問題,并加以思考,從而重視并采納他人意見,達到優勢互補,共同提高。同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為此,我要求學生在聽同學發言時要做到三點:一是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不插嘴;二是聽出別人發言的要點;三是聽后再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自己處理信息、反思評價的能力。
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現在日常數學教學的每一節課之中,一旦他們養成了這種好習慣,那他們也就學會了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如教育家葉圣陶所說的那樣:“教是為了不教”。
總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還有很多,我只列舉了以上幾種,與同仁們共勉!
作者簡介:李曉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