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琦??
摘要:興趣是探究地理知識的原動力。夸美紐斯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和光明的學習環境的重要途徑。”當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需求時,才會對其感興趣。當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才不會感到壓力,而且理解和消化知識的速度也會大大提高。因此,筆者以興趣為出發點,圍繞創設情境,以“謎”引趣,從教學內容入手,優化課件設計,激發學習興趣,用圖識圖,激發興趣,開展活動促“互動合作”教學等談談幾點不同感受。
關鍵詞:初中地理:活動教學:培養:興趣:學生
一、 引言
一節充滿興趣與歡樂的地理課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從學科與學生的實際出發,不斷尋求最適合的教與學方法,讓學生都喜歡上地理學科,熱愛上地理學科,使學生真正做到好學、樂學,使地理課妙趣橫生且充滿活力。
二、 創設情境,以“謎”引趣
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掌握導語藝術是優化地理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一環。良好的課堂導入能起到滲透主題、醞釀情緒、激發興趣的作用。良好的導入猶如磁石般緊緊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到最佳學習狀態中,利于師生建立良好的互動。例如,在分析“中國的疆域”內容時,為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用“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雞在其中,南北兩分,它在北,東西兩分,它在東,頭指世界最大洋,尾靠世界最大陸”來導入新知。設置導入環節,使學生形成空間輪廓概念,為加深學生對地球、地圖特征的認識奠定好基礎。為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奠定堅實基礎。
三、 從教學內容入手,優化課件設計,激發學習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要想充分將多媒體課件教學優勢發揮出來,教師應該著手于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材料,科學合理地設計個性化的課件,注意內容要形象直觀,圖片、視頻等要清晰。整個課件不僅要涵蓋所學內容,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依照不同的教學重點,設計的課件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在教學“地球的運動”內容時,考慮到此節內容抽象難懂,是學習的重難點,而且學生對自然知識的認知相對缺乏,其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強。故此,在具體實施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主動上網查資料,結合電腦動畫及地球儀演示探討關于地球自轉和公轉方面的知識。化抽象為具體生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掌握地球運動的關鍵因素——“地軸的方向和黃赤交角”。更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地球的運動及其地理意義方面的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日后的地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四、 用圖識圖,激發興趣
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探討知識的動力。地理課堂如果能夠做到“教必有趣、以趣促學”,那么,教學也會事半功倍。例如,在探討關于“美國”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結合很多學生喜歡看NBA(美國職業籃球賽事)比賽加以教學。課前先布置任務,在課中進行展示,讓學生根據NBA的32支球隊的分布做一個分布圖,觀察各個球隊所在的城市位置,并且了解其名稱的由來。比如,休斯敦火箭隊為什么叫“火箭隊”?(該市是美國的航天城,是美國航天局所在地);而底特律活塞隊的由來主要是因為以前的活塞是舊汽車城。結合地圖將這些城市的位置標記出來。任務一布置,同學們都比較感興趣,突出了教學的直觀性,學生更樂于學習。再如,緒言的“與同學談地理”一課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這樣思考:2016年北京奧運會上男子100米、200米的雙料冠軍是美洲名將牙買加選手博爾特。美洲和非洲高原的黑人選手為什么都能在國際長跑中取得這么驕人的成績呢?待學生積極思考后,得到結論:“是因為高原上的選手適應了缺氧的環境,在缺氧耐受力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中國的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能不能也仿效美洲和非洲高原運動員的做法呢?為什么?以問題為支點,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都能主動參與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五、 開展活動促“互動合作”教學
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可以通過活動的形式展開的。這樣是更利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拉近與知識間的距離,使學生與教材知識“近距離”地接觸,并且還能夠親身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更扎實地掌握知識。例如,在分析“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時,為讓學生更有效地了解中國黃土高原的地形面貌、水土流失嚴重等知識點。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分為四個大組,要求這四組的學生熟悉課文上的內容。每組再將這一章節的內容通過戲劇或者小品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可以扮演戲劇中的角色。創設這種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表演,為學生研究新知識創造了一定的生活教育情境,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將學生參與活動中的熱情激發出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了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探索中前進,在實踐中體驗。促進初中地理教學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六、 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作為地理教學中有效輔助手段,不僅使學生更積極自覺學習,也能開發他們的潛能。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教師將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更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討。故此,地理教師在實踐活動中要自覺、積極且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興趣這一因素,為更好地推動教學進程,促進教與學取得理想效果邁出堅實一步。
參考文獻:
[1] 赫曉瑞.基于電子白板的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 董瑞杰.初中地理“活動”內容的處理與學生能力的培養《地理教學》,2008,12.
[3] 李永軍.淺談在地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02).101-102.
[4] 沈忠于.讓多媒體成為初中地理教學的點金石[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5).
[5] 康健,王曉惠.構建初中地理“游戲課堂”的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06).
[6] 婁國民.導演互助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5).
作者簡介:別琦,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