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
【摘 要】在互聯網高度普及以及金融服務創新改革的社會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近年來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并給金融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與此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的準入制度目前仍不夠完善,因而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為此,本文對當前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完善互聯網金融準入制度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市場主體
市場準入制度是國家對于行業內市場經濟行為的直接干預與政策性管制,對于社會經濟穩定性以及國家利益有著非常直接得以影響,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主體非常復雜,同時市場準入管理只能夠維護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利益,而無法實現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絕對平衡,這些都給市場主體準入制度的制定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而對于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的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準入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法律體系不夠完善
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是以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形式存在的,只有在這些明確的條文規定的支持下,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把關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然而從目前來看,我國不僅沒有針對互聯網金融準入制定明確的法律,同時在相關法規、規章制度上也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之處。首先,在各個互聯網金融業務領域中,國家雖然都對互聯網金融市場主體的準入制定了比較明確的標準,但這一標準卻是比較寬松的,同時也沒有考慮到互聯網金融行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這使得即便企業不具備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資質,也同樣能夠利用相關法規上的漏洞進入到市場之中。其次,金融行業本身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著隱蔽性、突發性、廣泛性等多種特點,而不同業務所存在金融風險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互聯網金融的市場準入制度上,政府部門必須要針對不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來在做出明確的界定,以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控制。然而從目前來看,我國對于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界定顯然是不夠清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常常會利用金融業務界定上的漏洞來改變金融服務原本的范圍,從而通過欺詐的方式來獲取高額的利益[1]。
(二)行業機制存在缺陷
在市場主體準入把關工作中,行業自身也會市場經濟環境下對市場規律進行適應,并逐漸形成一些受到行業內市場主體廣泛認同的自律機制,從而為整個行業的市場主體準入把關提供支持。但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行業自律機制也同樣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例如在互聯網信貸業務領域,近年來頒布的相關行業規定雖然對網絡信貸平臺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明確要求,但其覆蓋范圍卻并不夠全面,所起到的準入把關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三)監管工作缺乏實效
互聯網金融的市場主體準入把關工作雖然需要圍繞市場準入制度展開,但要想讓這些法律法規真正發揮出出作用,則還需要相應的監管工作來保證市場準入制度的有效落實。然而從監管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監管往往都會由單一政府部門負責,而缺乏與其他部門的合作,這就使得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完善我國互聯網金融準入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市場準入法律的完善
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對于市場準入法律法規的完善首先需要從市場主體的角度入手,在公司法等市場準入相關法律中將互聯網金融市場主體的準入把關與其他行業的市場主體區分開來,充分尊重互聯網金融本身的特殊性,這樣在面對從事不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企業時,就都能夠按照明確的法律規定來對其資質進行審核,從而將資質不足的企業限制在市場之外。其次,則要對不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內容、范圍等做出明確界定,并將改變互聯網金融服務范圍的行為作為單獨的罪名列入到刑法之中,同時明確定罪、量刑的一系列標準,這樣既能夠避免給不法分子或企業以可乘之機,同時也可以對互聯網金融企業起到警示的作用,使其能夠自覺遵守法律、規范自身行為[2]。
(二)行業自律機制的完善
行業自律機制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必須要具備強大的公信力與權威性,并得到行業內企業以及從業者的廣泛認同,而從我國互聯網金融企業來看,對于行業自律機制的完善則可以從互聯網金融協會著手展開。互聯網金融協會本身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支持,同時也具有著一定的權威性,因此政府部門可以鼓勵互聯網金融企業到互聯網金融協會進行登記并接受審查,同時由互聯網金融協會頒布相應的規章制度,對互聯網金融信息的披露做出明確要求,這對于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準入把關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能夠給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多幫助。
(三)明確監管工作相關規章制度
對于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把關的監管工作來說,單一的監管部門顯然無法滿足其各方面要求的,因此,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相關監管部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已頒布的相關規章制度,對各個監管部門的職能與責任進行明確,通過根據自身職責來進一步的完善具體業務的市場準入制度。同時,也可以利用社會監督對行政部門的監管工作進行配合,開通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違法行為的多個匿名舉報渠道,并根據舉報信息展開針對性的排查,從而將社會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另外,由于互聯網金融行業很容易出現各種網絡欺詐行為,而監管部門又不具備查處犯罪行為的權利,因此各監管部門還需要與公安機關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與信息共享機制[3]。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在法律法規、行業機制以及監管工作方面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而要想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則還需要從實際問題入手,對法律體系、行業自律機制以及監管工作規章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參考文獻】
[1]高瓏嫣.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4):281.
[2]王馨.完善互聯網金融準入管理制度[J].中國金融,2017(14):87-88.
[3]魯釗陽.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法律制度的完善[J].現代經濟探討,2017(0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