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湘+王學武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以及當前教學內容的不斷加深和豐富,先進的信息技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在教學當中,使傳統的單兵作戰式的教學模式顯得尤為力不從心,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團隊教學模式。教學團隊是由一定數量業務能力互補、結構合理的教師組成的,各成員無論是教學能力還是知識結構、專業背景等都各有千秋。因此,組建教學團隊,實現資源共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形式。
關鍵詞:教學團隊建設;實踐;體會
一個班或一個集體,如果沒有團隊精神的話,一群人在一起就會一盤散沙,不會互相照應、互相配合,這樣的一群人戰斗力是很弱的。團隊建設不容忽視,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更需要講團隊精神。
一、 團結協作,愛崗敬業
人們都說:平羅一小的老師愛崗敬業,這話一點也不假,我校集體備課組就是最好的見證。組內每位主備教師在準備材料時,都會虛心請教其他老師,互相交流看法,認真找到教材的突破口,集中精力,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這對于其他老師來說,既能夠利用較少的時間獲得最佳的教學資源,也能夠學習到其他老師教學設計方面的理念,這方面貢獻最為突出的要數黃老師了。她每節課都要準備精美的課件,而且課后馬上進行反思,而后資源共享。起初,大家并不在意,一段時間后發現效果顯著。我就是直接受益者,上課時她總是跑在我前面,所用過的課件我會緊隨其后,再將她課堂中出現的問題提前解決,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這樣就會起到一舉多得的作用。印象最深的是在教學《珍貴的教科書》一課時,孩子們一開始并不能理解為什么教科書是最珍貴的,當打開集體備好的課件時,他們一目了然。正因為有這樣和諧、奉獻的團隊,才得以使組內教師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組里教育教學成績顯著。
二、 群策群力,妙趣橫生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系,思維就得不到發展。”小學低年級的識字量特別大,因此,如何利用孩子們的好奇心培養孩子識字的興趣成了關鍵的問題。怎樣記住字形成了我們辦公室常常討論的話題.你聽,李老師沒進辦公室就嘮叨開了:沒轍了,“買”和“賣”又分不清了,愁死了。張老師一邊附和著:叫喚啥,你以為我沒有?一樣!坐一邊的田老師自言自語說:想個啥好辦法記住呢!一向沉穩經驗豐富的王老師輕輕地說:我告訴他們,沒東西要買,有東西要賣,所以買字沒有“十”,賣字有“十”。咦,這主意不錯,試試,果然事半功倍。在這里大致講講我們積累的一些識字技巧:坐:左右各一人,土字在中間;“朋”:兩個月亮交朋友;“琴”:兩個大王今天在彈琴;“歌”:(學生很容易把右邊的欠字旁寫成反文旁)哥哥欠我一首歌;“晚”:(學生很容易把右邊部分寫成兔)晚上兔子尾巴不見了;學到“商”時,孩子們和前面學過的“摘”混淆,于是讓他們自己說了他們的區別。可是有時一到作業本上,照樣把“商”的“八口”改為了“十口”。怎樣才能使他們牢牢記住呢?經過我們的推敲,就在這“八口”和“十口”上動起了文章,把“商量”的“商”聯系字義和字形來讓孩子們進行識記:“遇到事情,我們通常都是七嘴八舌地在商量。”這樣一來,孩子們明白了,商量就是大家要七嘴八舌的說話,八舌就是八口;學習“摘”時,引導孩子們分析右下框里的字是古,也就是“十加口”,代表十口人。孩子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通過引導最后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就是“這家十口人齊心合力摘葡萄。”雖然比較牽強,但是孩子們還是牢牢記住了,并且沒再把這兩個字混淆,歪理歪用吧。通過識字教學,我深深地認識到:團隊精神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教師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的具體體現,是促進教育教學發展的良劑。
三、 齊心協力,共創佳績
我們學校是個和諧的大家庭,無疑年級組就是個溫馨的港灣。組里,大家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榮辱與共。今年我們六年級組就是最好的見證:組內無論是開展教師活動,還是學生活動,大家都各盡所能,鼎力支持,竭力配合,使組內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老師們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各盡其責。每天除了認真備好上好每一堂課外,還注重課間巡視,進行安全、衛生、行為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違紀現象及時教育,保持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秩序。六年級學生,思想波動較大,浮躁、情緒不穩定,性格叛逆,不聽家長老師的話,紀律、身心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老師們更注重對學生思想、行為等方面的監管教育,通過召開家長會或校訊通等方式與家長溝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教育學生。我們一致認為:首先要抓好的還是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只要學生的思想認識到位了,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更值得驕傲的是學期末教學成績的取得。我校歷來畢業班成績名列前茅,今年學校依然委予這一重任。這是一項多么艱巨的任務呀。因為這一屆學生強手連連,多次抽測我校排行第三第四,要想超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接到任務,語文組洪組長先下手為強,要求我們組員笨鳥先飛,每周三開一次小型教研會,針對畢業班知識點進行交流、總結、實踐、反思、再實踐。在這期間也涌現出了好幾位積極分子,提前查閱資料進行備課,做相關課件,每上一節新課,大家都要到示范班聽課,并商討可行性,再使用,讓每一個知識點都做到“精”練。資源共享,班班受益。在老師的影響下,學生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各個力爭上游,即使班里有特困生,年級組內又成立了“吃偏鍋飯”班,將每班的特困生召集起來,進行細化教育,讓他們嚼得爛,吃得飽,學習穩中求進。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檢測終于摘到正果,真可謂“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
團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彼此的信任是它堅固的基石。我們每個成員都需要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寬廣的胸懷、通覽全局的大局觀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參考文獻:
[1]專業技術人員團隊合作能力與創新團隊建設讀本[M].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高雪湘,一級教師,寧夏平羅縣城關第一小學;王學武,教師,寧夏平羅縣第一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