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一門被公認的“最難學”的學科知識,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制度的不斷深化,初中數學由于其所處的承上啟下位置,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相應地也對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為初中教學課程中的基礎學科知識,當前的數學教學現狀并不容樂觀,一方面嚴重影響到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初中數學的課堂效率降低。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反思,而本文也將探析新課程改革制度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模式影響。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制度;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影響
一、 引言
初中生正處于數學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他們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間接使得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會更加的艱難。而當前數學教學模式的主要表現為:課堂教學的效率不高;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學生課堂學習不夠積極……因此只有充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后,才能進一步提高整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并促進整個數學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二、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 沒有從本質上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雖然當下各大中高等學校都在宣揚新課程教學思想,但是很多教師都沒有將其在教學上進行深入地貫徹執行,而是依舊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其中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一是沒有很好地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思想意識,依舊把自己當作教學的主體,而完全忽略了學生其實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參與者,他們同樣是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則是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比較傳統,只是一味地根據備課內容把相關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即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像數學這樣一門學科,注重培養的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單純地理論知識灌輸并不具有實踐意義和價值。由此可見,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尤其是不科學的教學理念更是嚴重影響到了初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二) 深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
雖然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已經進行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初中數學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各方面的思維能力也沒能得到整體的提升。其根本原因還是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依舊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
由于目前考試依舊是以分數為主,以致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僅僅圍繞著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加上分數已經成為對學生優秀與否的評判標準以及考察學生綜合能力強弱的方式。所以教師和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都比較明顯,以至于長期以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都得不到提升,長遠來看,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教育發展都是極其不利的。
(三) 初中數學教師的能力有待提升
當下大部分的初中數學教師雖然都有著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卻使得他們的教學模式容易固化,以至于對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產生比較排斥的情緒,這將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帶來極大的阻礙。而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部分中學也從專業的師范類院校招聘了大量的年輕教師,但是他們在擁有新思想新觀念的基礎上卻缺少足夠的教學經驗,而且還存在責任心不足,心態過于浮躁等問題。
不管是難于轉變思想還是缺乏經驗,這些都是教師教學素質和能力不足的表現。而這些問題所產生的結果則是讓教師無法很好地駕馭課堂教學,無論是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是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各式各樣問題方面都存在阻礙。長此以往,不但無法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任務,還會使得班上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下滑。
三、 新課程改革制度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模式影響
(一) 教師教學會注重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整個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活動都是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歸納能力。
例如:在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節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事先做好“兩圓關系”課件模型,這樣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能更加直觀地看到圓這一圖形的六種不同位置變化,進而也能通過理性認識歸納出圓的定理。
由此可見,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多媒體技術的熟練運用,學生就能通過自己大腦思維得出更加準確的關于圓的概念,從而加深對幾何圖形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 更加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老師。因此對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在新課程改革制度的影響下,教學過程中則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比如:××同學家附近的菜市場上,茄子為3元/斤,西紅柿為2元/斤,同學媽媽從菜市場一共買了5斤蔬菜,總共13元,難么,請問同學媽媽在菜市場上買茄子和西紅柿分別多少斤?
由于這個應用題比較生活化,因此更加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這一類的題型應該如何解答呢?卻是很多同學面臨的首要問題。作為教師,正確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引導學生學會尋找相應的等量關系,即假設買了茄子x斤,西紅柿y斤,相應的也就可以列出x+y=5;3x+2y=13這樣的一元二次方程組,最終的答案也就非常明顯了。
(三) 致力于情境教學法的創設
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很多,而情境教學法應該算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掌握數學解題的能力。
以濃度這一題型為例: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教師除了給學生講清楚百分比濃度的含義,計算方法以外,還要準備好相應的杯子,并稱好一定質量的水,以及事先準備好幾包小袋食鹽。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解題技巧,教師可以先當著學生的面配制15%的鹽水200克,然后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制成20%的鹽水,這時候,老師要加入鹽,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列方程就是最好的方法。由于學生身處在這一情形之中,且親眼目睹了教師的實驗過程,因此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能列出方程:(200+x)×20%-200×15%=x。
四、 結語
初中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知識,作為初中生,只有打好數學基礎才能在今后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更少的阻礙。而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制度的影響下,更是要積極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初中知識的學習興趣。長遠來看,也更有利于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事業的深化改革。
參考文獻:
[1]吳振海.淺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09.
[2]孫新.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9.
作者簡介:
曹小清,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京師范大學北海附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