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竹
摘 要:在現實中來說,心理健康影響著每個人極其周邊人的生活狀態,但是我們往往會忽視人的心理狀態對于整個社會發展中的影響,這也就導致在許多情況下對于心理健康問題的不重視。我們不得不承認,對于心理健康的研究還有許多欠缺,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本文在進行詳細研究后,就和諧社會和心理和諧的含義極其關系,對于國民心理和諧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分析等幾個方面做出論述,希望能夠促進心理健康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和諧;健康;自我
在一個社會中,社會的發展高度不僅僅是決定于經濟層面之上,在很大程度上還決定于人民的幸福程度,所以,在構建和諧社會層面上,國民心理和諧健康是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國民心理的和諧健康問題往往是通過社會心理的探究和教育來打造的,所以我們對于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于精神基礎的建立,對于社會的發展的進步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和諧社會與心理和諧的含義
在我國目前來說,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早已經不僅僅是對于物質和利益原則的要求,在更大程度上是對于整體全民的素質的需要,想要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求的是整個社會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社會氛圍。由此可見,社會和諧的本質在于社會成員的心理和諧,因此,和諧社會的構建永遠離不開國民健康和諧的心理素質這一精神基礎,這也是制約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對于國民心理健康素質來說,有相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但是許多學者在進行研究時往往對于和諧有幾層含義的理解,首先是協調,是指整體上令人愉快的要素組合,其次是在情感或意見上的一致,最后是調和。心理和諧的人能夠調節自己的內心,坦誠對待外界事物和自己,能夠接受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這樣就能夠更容易獲得主觀幸福體驗,表現在社會關系上就是相互信任,對于生活的滿意度較高。和諧的心理素質是一個社會和諧發展的不可忽視的部分,也將直接制約著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發展,注重健康精神文明的建設,對于創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
二、國民心理和諧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分析
(一)促進心理健康和諧是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首要心理因素
一個社會能夠和諧發展,首要的及時在社會中的各個個體能夠健康和諧發展,而在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個體的心理健康和諧,因此心理健康和諧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很多人對于心理健康的定義是指個體在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各個方面都能夠達到協調一致,做到對于思維能力,自我認知能力,自我調節和控制都能達到較高水平。
我們之所以思考和諧社會的問題,是因為在目前的社會中存在許許多多不和諧的現象,在經濟發展過于迅速的同時,對于社會壓力和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就會給人民帶來精神壓力,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心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關注民眾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個人心理和諧,創建和諧的社會大環境。
(二)提升心理過程和諧是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基本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過程是人心理活動的重要過程,這就包括了心理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其中包括認知過程,情緒過程,意志過程等各種過程。有許多人對于心理過程的理解不夠深入,同時也容易忽視心理過程對與社會的重要作用,這種看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在社會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心理過程的協調統一,這才是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想要實現心理過程的和諧,就必須要正確引導國民建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對于一個社會以及各種問題的看法和態度等各種方面進行思考,而這些觀點也將直接影響人民對于社會的建設,所以我們想要創建和諧社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要求人的思想能夠有完善的形成與發展,能夠保證心理過程的和諧。因此,只有我們深入了解人類的心理活動過程,并嚴格按照心理活動的規律來進行教育,統一思想,保障心理健康,才能最終實現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三)保障人格心理和諧是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個體心理因素
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國民人格心理狀況的完整對于社會和諧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一個正確的人格能夠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使人們正確處理利益關系,所以人格心理對于社會和諧發展有重要意義。
我們應當尊重個性中存在的差異性,因為這也將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對于在實際中經常出現的不正常人格,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存在嚴重問題的人可能對于社會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障礙,我們必須做正確的引導。所以只有處理好個人和社會的關系,才能促進社會的不斷發展。
三、總結
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與否往往受到社會中個體的心理健康情況的影響,我們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之下,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自然不能忽視,就現實來說,我們對于心理健康的重視還不夠,所以需要我們在不同層面上做出積極的努力,本文也在幾個方面做出了意見。我們相信在不斷努力之下,這些問題都能有妥善解決。
參考文獻:
[1]葉盈.我國關于自立的心理學研究[J].科教文匯,2014,(10):197-198,206.
[2]邊倩.論心理學研究對提升讀者服務質量的作用[J].赤子,2015,(12):232-232.
[3]邵蕾蕾,林海春.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評--以積極心理學研究為視角[J].學園,2014,(25):1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