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太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重點學科之一,也是很多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難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教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小學數學教師有效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解題技巧,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有所收獲,為以后的學習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及學習質量,使其獲得良好的學習情感體驗,并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各方面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本文從實際出發,結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求,從多方面探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推動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發展。
一、精心備課
課堂教學是數學學習的主陣地,課前的備課是課堂教學的成效決定因素,基于此,課前教學設計彰顯重要性。傳統備課過于關注學科本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備課以教材知識為鏈接、以題目訓練為焦點,對于學生的已有經驗和教材知識點內在聯系很少顧及。因而導致課堂教學設計呆板單一,缺少探究過程的展現和探究能力培養的基本設計,無法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注重教學設計才能生成有效課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站在“以生為本”的高度,從“以學定教”出發,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更新課堂設計理念,從確定教學目標、緊扣重難點、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活動的預設與生成、層次化的數學練習等環節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為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靈動的課堂。
二、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陣地,創造一種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一種前提。我們知道,如果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就是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給他們提供一個參與的平臺,創造一種良好的民主的參與氛圍。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師生之間是一種朋友的關系而不是一種以上對下的關系來進行交流,更能夠創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地設計教學方案,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模式。同時,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構建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中暢所欲言,發出自己的疑問,同時教師也要認真地去解決學生所遇到的難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課堂中的問題,做出自己的創新的思維。
三、注重學習過程中有效性的實現
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是調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在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此,數學課堂教學應該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如此,學生才會學會如何學習,進而成為學習中的主人。而實現學習過程的有效性則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應該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參與動機;俄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興趣,則會完全扼殺其掌握知識的意愿。尤其是對低年級兒童而言,他們普遍年齡都比較小,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所以在課堂的45分鐘里,學生很難做到完全集中精力,這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為此,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如此,教學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其次,老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點播,指導學生采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但是由于年齡、學習經驗、知識量的限制,所以小學生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都是十分有限的,為此,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從適時點撥,正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同時,我們也應重視并充分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撥者的作用,如此,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四、注重課后反思和記錄
課后反思和總結最重要的便是采用評價方式,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包括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在一般教學中,需要老師把這三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教師和學生在上完課后都應該進行反思和總結,學生進行總結的形式便是寫作業,由老師布置課后作業,布置作業不能只注重數量,更重要的是作業的質量,需要學生認真完成,努力回想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在作業中都能找到對應的知識點,按時完成作業;老師同樣需要進行課后反思與總結,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發現自己所教的不足之處,另外,將學生在作業中錯的多的地方抽出來講解。課后反思要做到通過回想在課堂上學生們的反應來認識自己的不足,想出整改方案,并把它們記錄下來,以免在下次教學的時候碰到類似的問題。
結語: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前提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方向,從而實現追求教學效率的高效性。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創建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讓學生在和諧氛圍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充分把握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從而實現課堂的教學的最優化。只有讓學生充分展示個性,獲得不同發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建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7,4(4):117-118.
[2]沈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性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