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泓
摘 要: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是構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必要部分之一,寫作更是學生綜合運用語文技能,體現學生語文素養的系統化過程。但是,在實踐中,其寫作教學的現狀并非我們想象中的一帆風順,學生寫作興趣低、教師教學方式不合理、寫作缺乏創新等等因素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針對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實踐現狀,本文從實踐出發,簡要分析了幾點改善教學局面的拙見,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鍛煉其知識運用能力是首要教學目標。寫作教學作為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積累,鍛煉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與表達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其在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開展問題。而為確保促進學生提升自身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其寫作水平,相關教師應明確了解當下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究改進與創新寫作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學家夸美紐斯也認為:"興趣是創設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寫作的重要性。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人們積極探索某些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性,是人們認識和活動的強大動力,它能夠使人們輕松愉快地從事活動。就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來說,只有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其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克服厭學心理,學生才會頓生靈感,有了靈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寫,發現問題就改,偶得佳句就用。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放在首位,不斷的通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欲望,以此來帶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變"苦寫"為"樂寫",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學中,首先,教師善于發現閃光點,及時肯定鼓勵,少點批評。學生的作文,在批改時都要找到他們的長處,從中發現閃光點,加以肯定和鼓勵,并且每次作文時都要求學生認真對待,選出一些佳作張貼出來,并在課堂上朗讀出來,哪怕是一個字用得妙、一個開頭寫的精彩,都需要表揚一番,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二、鼓勵大量閱讀
學生閱讀量越大,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性就越好,邏輯思維能力就越強,能夠對自己將要進行的寫作有一個明確的構思,對整體結構有一個清晰地思路。再有就是,通過廣泛地閱讀能夠讓學生對眾多作家的寫作方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讓學生可以借鑒,語言的積累也更多。一方面,老師要利用課內文章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準確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內涵,梳理內在邏輯結構,剖析寫文技巧,通過對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體驗和學習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閱讀這一類文章,進而將其所學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上去。另一方面,教師每個學期可以結合課文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譬如在學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推薦學生課外閱讀《西游記》,在學到《春》時,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名家寫景散文等。當然學生閱讀完之后可以結合所看內容寫一些閱讀感受,與同學分享交流。并且通過家?;?,鼓勵家長參與其中,形成家庭式的閱讀,讓學生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之下充分感受閱讀的樂趣,暢游在課外閱讀的海洋中。
三、開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課外活動是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問題是開展什么樣的課外活動才能提高學生對生活、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使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解決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目的。在寫作教學中,教學生“寫什么”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就始終困擾著我們的語文教師。陶行知主張:“我們要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中之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對宇宙發問,與萬物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學習?!边@就是告訴我們,要讓學生去接觸大自然,運用課內學到的觀察本領去廣泛地觀察大自然,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讓他們去接觸社會,把語文教學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大課堂。從而在社會交際中,積累語言,發展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寫作的動機。因此,要多開展課外活動,其中學生是主人,教師只在從旁輔導、咨詢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創造精神。課外活動要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要防止和克服“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
四、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一些寫作的技巧
要想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性,必須強化教學訓練的針對性。作文技法繁多,只能逐個逐個地讓學生有所練習,有所體悟。要讓學生在一堵大墻上畫一幅大畫是困難的,但讓他們在一小塊地方畫一幅小畫是可行的,一幅一幅的小畫完成了,整幅大墻上的畫就滿了。
強化針對性,首先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突出重點。對各種文體,課標的要求是不一樣的,說明文和議論文都強調“簡單”二字,也就是說,比起記敘文來,課標對這兩種文體的要求要低,而記敘文的要求要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寫說明文和議論文,但不需要作為重點。初中階段,記敘文理所當然地作為訓練重點,即使是高中階段,雖然要求學生議論文和記敘文都會寫,但事實證明,寫記敘文更容易“出俏”。就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文章的中心;二是語言的呈現方式。中心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可以是情感基調,也可以是對事件的看法,中心是文章的靈魂,缺少中心的文章如人之行尸走肉,前文所述要讓學生動筆前寫構思,是為了讓文章至少中心明確,另外,文章的中心最好還具有新穎、深刻等特性,這些雖然無法教,但可以指導學生練。當然,在教學中切忌不可為展現技巧而運用語言表達,否則就容易陷入形式化誤區,不利于學生寫作水平提高。
結語
總之,初中作文教學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學生具備從生活中取材的能力,讓他們通過借助實際素材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教師還要認識到素材積累對于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積累知識的習慣和創造性思維,不斷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唐仁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西部,2017(3).
[2]羅秀枝.關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1).
[3]朱鳳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17(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