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創客教育的熱炒,各大中小學都紛紛重視探索適合本校發展的創客教育之路。作為一線的信息技術教師,自然是要最先開始行動起來的,我們教研組針對如何在本校開展創客教育,組織了一系列學習活動,在不斷學習中,一個創客初探者對創客教育的開展產生了一些想法和思考。文章在淺談個人想法的同時,也對開展創客教育的初探學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些建議,期望能為其提供一點探索思路。
關鍵詞:創客教育;信息技術;創客大賽;創客實驗室
筆者是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所在學校在本地區有一定影響力,自從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后,“創客”一詞迅速進入公眾視野,“創客教育”也迅速在廣大中小學“走紅”,我校也不例外。追隨時代的步伐,努力推進創客教育是我們這一學期教研組所要積極探索的話題。
其實,一開始面對創客的話題,難免會有些“技能恐慌感”。新生名詞、新生理念、新生技能不僅是學生需要去學習的,更是我們教師先要去深度挖掘和掌握的。我們教研組推進的方式是:
(1)各位教師先集體學習一系列專家學者的文章,明細概念和方向;
(2)圍繞創客教育的主題或者技術,每位組員準備一節業務學習講座,供全組學習。大家多元化的準備材料,一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共同探討;
(3)觀摩創客大賽活動、了解相關比賽流程和形式;
(4)參觀地區典型學校的創客實驗室,了解相關設備的使用情況和課程開展方式;
(5)參與了一些創客設備提供商的宣講展示活動,對一些創客器材有了客觀認識;
(6)聽取一些專家講座、采訪廠家工程師對于中小學創客課程開設的想法等。
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大家分主題去學習創客相關知識和技術的那段時間,每位老師都用心鉆研,一節節質量高的業務學習講座讓我們的知識匯集到一起,豐富了許多。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最讓人有收獲有想法的還是觀摩首屆江蘇省創客大賽、實地考察河西分校等名校的創客空間等。經過一段時間的提高學習,我們組的每位老師都成長迅速。也正是這短時間的不斷探索和學習,讓我對創客教育產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具體談談個人感受,以供像我一樣的初探者們交流思考。
一、 創客大賽意義深遠,應積極參與
對學生而言這個大賽推動了信息技術在學生學習中的廣泛應用,提高了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學生在創作中,尤其是創客比賽現場制作環節,我看到的是一群群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在創造與合作,分享與交流中所透露出來的快樂!10小時的現場創作,他們一個個投入的勁讓人很感動。
對一線信息技術教師而言,通過指導學生、觀摩活動,了解了自身的不足,也明確了自己專業努力、培養創新人才的方向。
我校此次有一位同學非常榮幸地進入到了決賽,但是卻是該同學的物理老師爸爸指導參加的,作為老師,有點慚愧,自己教學中沒有積極指導學生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以后的每一屆該比賽,我們力爭積極參與,爭取培養出一系列綜合人才。
二、 深知地區差異,應奮力追趕
明顯感覺到蘇南地區整體重視創客教育,各學校提供的創客實驗室等軟硬件環境要更為完備,課程開設也似乎比較規范齊全,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包括表達能力、知識面等明顯都優于我們蘇北的孩子。
在觀摩初中組的應用能力大賽現場答辯的時候,學生的作品真的是讓人驚嘆。答辯環節就像是我們大學答辯現場,蘇南的學生表現得信心滿滿、能從容應對評委的各種問題,從中透露出了廣泛的知識面。而我們蘇北的孩子雖然作品也很好,有些卻羞于表達,在知識拓展問題上,明顯要膽怯很多。雖然我們蘇北地區起步較晚,但是我們應該更新教育理念,積極追趕,爭取來年迎頭趕上。
三、 教學設備多樣,應合理選擇
通過參觀學校創客實驗室、參與一些創客設備提供商的宣講展示活動,使得自己對一些創客器材有了客觀認識。各種機器人、3D打印、開源硬件……琳瑯滿目的設備、天花亂墜的宣傳,讓人一度差點迷失了方向。選擇合適的器材,有效開展教學成為我們要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到底學生需要什么,如何用低成本去成就高價值的教育?我個人覺得,應該抽絲剝繭,去多樣化。我校的創客實驗室前期應該先以基礎裝潢為主,提供一個創客場所,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選用成本較低的開源電路板進行基礎學習,不需要太多的看上去高大上的設備,在課程慢慢推進、教師專業有所發展的基礎上后期再去綜合考慮那些復雜的設備。
四、 組建創客團隊,開發課程體系
創客教育開展初期,一定要有一支有創業精神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應該是多學科的有探索精神的教師集合,我覺得除了信息技術教師外,最好能吸收物理、美術等學科的教師。機械、工程、藝術、信息等綜合能力的培養絕不是靠計算機老師就可以完成的。組建好的團隊應該根據個人所長,積極開發合適的課程。比如我校,我建議前期探索開設的課程有3Done創意設計、Arduino開源電子設計、mblock機器人制作。這三個課程比較適用于初中生。前期教學中,由于教師的經驗不足,所以建議在參考使用廠家提供的教材和課件基礎上,依據學情、個人教學風格和經驗等靈活調整,先模仿教學、再形成校本課程體系。
萬事開頭難,雖然推進創客教育的前期要付出很多努力,即使我們教研組的幾位老師已經接受了很長時間的學習、訓練、研討,但是我們依舊有些“技能恐慌感”,因為要學習、要實踐的東西真是太多了,我們沒有學生那么從小接收新鮮事物的環境條件,所以我們只有通過各種方式創造學習的機會。
雖然作為初探者,任重道遠,但是我覺得一旦做好了,對學生、對教師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未來教育,面向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能做創客的學生、能做創客的教師,未來必定不會輕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作者簡介:刁韻,江蘇省淮陰中學新城校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