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素質教育實施以來,各個階段的教育都開始轉變教學思想,不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向前發展。在教育的過程中,筆者認為保障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向前發展是重中之重。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懵懂的階段,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很可能會養成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筆者作為一名初中的生物教師,在以下主要論述初中生物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希望能促進初中學生健康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一、 引言
初中學生,不管是在心理方面,還是在生理方面,都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更是教育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造成心理陰影。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可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將兩者進行整合,讓學生健康全面的向前發展。
二、 優化生物教學模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實際上,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普遍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語、數、外等科目的教學中,對生物、地理這些所謂的副科教學并不重視。在新課改以后,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初中生物教育逐漸地被重視起來。新課改中對于生物教學有明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因此教師在生物的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的“照本宣科”,要多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健康的向前發展。
例如,在教授“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課的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想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光合作用,了解其對我們生活造成的影響,可以展開實踐教學,進行室外教育。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野外,讓學生親近大自然,感受清新的自然環境,探究植物的生活狀態,研究光合作用的實際作用,問學生這與我們講課的教室環境有什么不同。教師這樣將知識逐漸的滲入到與學生的交流中,給學生不一樣的心理感受,逐漸地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
三、 優化教學環境,創設健康的教學氛圍
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許多,不僅有學習方面的,也有環境方面的。而心理學研究表明,生活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時候要超越學習壓力的影響。因此來說,教師在教學時,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健康、輕松的學習氛圍,優化教學環境。比如布置教室,在教室擺放一些盆景、花卉,既可以改善空氣環境,還可以讓學生賞心悅目,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布置教學廣角,在教室一角張貼一些“名言警句”“寓言故事”給學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搭建交流的橋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讓學生積極的進入學習狀態。
例如,在講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相關內容時,教師平鋪直敘的講解課本內容,學生也只是對此知識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沒有具體的感受。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綠色植物被破壞、環境惡劣的視頻,“水土流失”視頻,“泥石流”等,讓學生心理上有一種震撼。在這種教學氛圍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綠色植物對于生物圈的具體作用?破壞植物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讓學生說一說身邊有哪些破壞綠色植物的現象,在潛移默化中,落實了知識的學習,還能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讓他們自覺的改變了心理狀態。
四、 因材施教,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自素質教育以來,各個階段的教學都非常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在此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仔細研究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流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材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不僅要落實知識的教育,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品格。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在自我學習中,體會堅持不懈、團結合作的精神。
例如,以“人的食物來自環境”一課為例,自然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環境質量的好壞,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生并沒有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沒有意識到破壞了自然環境,就等于危害我們自己,在學習“人的食物來自環境”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制作課件,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到,沒有自然環境,我們就沒有了生存的來源,人與自然是互相依存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探究,環境對于我們生活的影響?自己的學習感悟?學生在互相的交流中感情得到了升華,也因此改變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而同化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健康的向前發展。
五、 結束語
通過文章以上的論述我們可知,將初中生物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整合,是有積極的影響意義的。我們可以利用相關的教學手段,將初中生物一些知識、現象,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們面前,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生物知識,還優化了學生的心理活動,讓學生具備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具有了較強的心理素質。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一些淺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廣大初中的生物教師,還需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綜合考慮學生的情況,將初中生物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健康全面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呂國成.試論如何準確把握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整合的切入點[J].生物技術世界,2014,10(12):10-11.
[2]張小靜.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營養教育的分析[J].現代閱讀,2013,14(10):25.
作者簡介:
劉涵,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程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