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成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中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家長對學生學習的輔導越來越少,學生的學習越來越依靠課堂教學,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尤其重要。高效課堂,是指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較高教育教學影響力的課堂。在教學時間、教學任務量、教學效果等三個要素方面有突破,即輕負擔,低消耗,高質量,形成以最小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課堂,并顯示出“自主建構,互動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等特征。
關鍵詞:課堂;高效;優化;互動;氛圍;靈魂
構建高效課堂,要以教育學、心理學和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學習教育學理論,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并用來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們要不斷學習心理學理論,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深刻理解新課程理念的精神實質,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搞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構建和諧高效課堂?下面結合筆者在中學物理教學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談淡幾點思考與認識:
一、構建高效課堂要求教師的角色既是一名高超的導演,又是一名優秀的演員
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有愛心。愛是教育的靈魂,有了愛才會使學生對學校對課堂有美好的向往。有愛心才會有一個良好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應該積極振奮,精神是飽滿,滿臉愉悅的。人們常說“親其師,信其道”,一旦學生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教師的話就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師生間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其次、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情感處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不死板,善于創設各種情景,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再次、教師要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皮亞杰說過:“興趣,實際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學要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耐人尋味的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因此,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優化每一個教學環節是實現課堂高效的保證
環節一:情景導入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巧妙的引課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把學習變成自己的迫切需求,從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如果教師僅僅是出示目標安排預習內容,學生自然會出現動力不足的現象。教師的引課要抓住物理學的有用性和有趣性特點,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情景,縮短物理與生活的距離。如在學習壓強內容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載重汽車裝有很多輪子、圖釘的帽大尖小、坦克裝有履帶等畫面,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意識。
環節二:合作討論是讓每個學生有事做,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在學生進行了比較充分的自學預習,對所要學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心中的疑問也亟待解決的時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很重要的。小組學習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它能最大發揮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之間通過討論與交流、探究與辯論解決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由于學習內容的不同,小組合作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可分為討論型學習和競賽型小組學習。如在學習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時,各小組間開展“硬幣跳高”比賽,討論硬幣為什么能跳起來?有什么辦法使硬幣跳得更高?學生在有趣實驗中,借助競賽形式使課堂思維更活躍。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習指導和問題發現雙重作用。一是引導學生在既定的程序下進行小組學習,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二是及時發現學生討論中的問題,也就是了解學生的學情。教師在學生小組討論學習的基礎上了解情況,并及時調整后段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有助于教學的針對性。
環節三:交流展示是積極發展學生的合作學習之后,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走上講臺,把所學所感所悟展示出來,是對學生的肯定和激勵
可以是一個實驗的演示、可以是一個知識的形成過程分析、也可以是一道練習的解答等讓所有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課堂展示的形式也是多樣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八年級物理學習啟蒙階段,學生對物理學科認識還不全面,學習方法欠缺,課堂展示的信心還不足。教師可以采取串講式的課堂展示方法,教師根據導學案的思路,將問題逐一呈現,讓學生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做解答式講解。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物理知識基礎和學習方法,教師就可以把課堂放開,把課堂甚至講臺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風采的機會,讓他們有充分體驗成功樂趣的機會。
環節四:學習反饋是課堂必須的環節,是課堂效果的重要保證。
課堂的落腳點在于效果,沒有高效保證的課是難以想象成為好課的。學生的學習效果要靠練習來呈現。適當的課堂作業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作業也能讓老師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及時教學調整和學生輔導。課堂作業的設計力求少而精,做到難易適中富有針對性、彈性、開放性、創新性,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課堂是否高效,取決于教師的理念轉變和對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教師只有擁有一顆愛心,簡化教,放棄包辦,通過學生自學、生生互學、師生交流,從而形成良性的“學習共同體”,這樣才會實現課堂的高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