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岡+朱龍英+侯全會
摘 要: 針對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討論了理論教學體系和實驗教學體系對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和考核形式多樣化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 汽車服務工程;教學體系;“理虛實”一體化
一、 引言
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汽車服務產業發展成為技術含量越高、發展機遇大、從業人員綜合技能要求高的技術服務性行業。目前許多應用型本科高等院校,為適應地方區域汽車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創建了汽車服務工程專業。
二、 當前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全國百余所院校開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通過文獻調查研究,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不明確,培養目標的設定未依據自身優勢、社會對汽車服務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培養目標與研究型大學和高職院校有許多相似之處,未形成“錯位競爭”的戰略定位,各校培養方向模糊,學生就業指向不夠清晰。
(2)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尚未形成培養應用型汽車服務工程高級從業人員課程體系,僅僅在原來車輛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基礎上開設了汽車服務工程、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維修技術等少量專業課,課程體系缺乏科學依據。
(3)教學模式落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教師們注重理論講解,卻忽視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學資源不足,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實訓操作水平不高,教材單一落后,實驗設備陳舊,數量不滿足教學需求。缺少針對性的社會需求的實踐教學,實習基地數量不足,實習難度大,實習過于形式化,過程管理有待提高。
因此,培養滿足社會汽車服務工程需求的創新型應用性人才,設定符合實際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及建設好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這一重大議題擺在了相關高校面前。
三、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 扎實的理論教學體系是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
鹽城工學院汽車工程目前擁有汽車服務工程專業7個班級,其中普本1班,單招2班,中職本科銜接“3+4”1班,高職本科銜接“3+2”1班,專轉本2班。學校結合卓越工程師計劃,在充分的社會和高校調研交流后,結合自身的軟硬條件,將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培養方向確定為:專用車設計、汽車生產制造與物流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保險與評估。多年的專業建設積累和教學積淀,學院結合專業培養目標,按照“重理論基礎、重創新精神、強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理論教學體系,主要專業理論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該體系是構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
(二) 健全的實驗教學體系是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
根據專業實驗教學培養目標及專業建設基礎,按照下列原則建設實驗教學體系:注重專業實驗的關聯性,形成系統的體系;推動實驗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改革,適應社會需求;注重實驗教學模式、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依據培養方案中實驗課程的定位,結合知識結構遞進的層次關系,建立實驗教學體系。整個體系由三模塊構成:專業基礎實驗模塊、專業核心實驗模塊、實訓與創新模塊,各模塊依據實驗教學目標與要求,設定對應的實驗課程及內容。
四、 創新型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一) “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針對汽車檢測與診斷和汽車維修課程知識系統性強、技術復雜、新技術多的特點,我們按照理論教學、虛擬仿真演練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一體化模式進行改革。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與虛擬仿真和實訓有機結合,是一種新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一體化教學就是教師一體化,雙師型教師將理論教學與虛擬仿真和實訓教學結合在一起;教材一體化,知識體系將理論與虛擬仿真和實訓結合在一起;教室一體化,三位一體新型教室將理論與虛擬仿真和實訓結合在一起。汽車維修技術、汽車檢測與診斷課程分4個階段:理論講解—虛擬仿真練習—實訓操作—汽修實習,這種教學打破理論與實踐分階段模式,解決了兩者脫節的問題,減少理論與實訓知識的重復講述。一體化教學是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模塊化教學為手段,以考核結果為目標,將理論 知識、技能應用、情景展現、團隊合作精神融為一體,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更滿意的教學質量。
(二) 多樣化考核方式
實踐結束后,學生按照實訓指導書完成實驗報告,教師根據實踐表現和出勤和報告進行評分考核,報告在考核中占的比重較大,報告抄襲現象較多,實驗教學效果不達標。為強化汽車服務人才的實踐操作水平,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改變實踐操作考核方式,加大力度。“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的實驗分項“解碼儀故障診斷”考核如表1所示。
從表1得出,學生實踐操作比重70%,強化了真正的實踐操作,保障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與提升。考查類的理論課,例如汽車營銷,要求學生撰寫學術論文,并同步提交自創性報告。這鍛煉了學生信息檢索和寫作能力,同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 結語
在對汽車服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建立扎實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實施“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確定不同項目的考核標準和形式,對于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有效地開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提升實踐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樹偉,鄭利民,李剛.汽車服務工程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2,14(3):130-134.
[2]王志剛,劉杰,閆雪艷.“汽車構造與拆裝”“理、虛、實”一體的課程改革探索[J].交通職業教育,2016,(4):44-46.
[3]馬其華,羅一平,王巖松.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架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07-110.
[4]斯海林,王志洪.高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實習基地構建思考[J].實驗室科學與技術,2011,9(3):155-158.
作者簡介:
劉基岡,朱龍英,侯全會,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