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樹立學生思維習慣是素質教育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所提出的教學要求。思維是解決問題必備的一種能力,而發現問題是揭示問題本質,培養學生思維的重要體現。在素質教育教學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仍以課堂教學為主,為了能夠克服傳統教育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留下的弊端,將創新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順應新時期教學形勢下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重視學生理論知識、智力以及能力的培養,并以此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法。基于此,本文下面將針對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應用探究
一、 引言
問題式教學不僅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能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有利依據。由于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聯系性,而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與關鍵,不僅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同時也更加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將問題式教學法運用到課堂實踐中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教學實踐來看,問題式教學法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著舉足輕重的教學意義。基于此,本文下面將針對問題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展開探討。
二、 問題貼近生活,符合學生思維發展
課堂教學開設的目的是為學生學習提供機會與場所,為學生營造合理的學習環境,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其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也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想要在有限地課堂教學時間內持續地吸引學生有效注意力,并時刻保持活躍思維,跟上教師思維活動,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進行緊密聯系,如此一來才能集中學生精神,主動與老師配合,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增添課堂教學魅力。例如,在執教“正數與負數”一課時,教師就可完全借助問題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先講解正數、負數以及零之間的關系,緊接著再通過一些生活實例加以說明,在選取事例時需要與學生生活日常相貼近,更加需要符合學生認知能力以及思維發展能力,在教學時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相信大家在外出旅游時都會關注一個訊息——天氣預報,因為通過它我們可以知道當地的氣溫,也能及時地增減衣服,做到有備無患,如人們會在冬季選擇去哈爾濱旅游,而這時哈爾濱的溫度在零下十五到二十左右,這里的零下十五度是什么意思?這里的零下用什么數值表示?”通過這類問題能夠讓學生跟著教師思維轉動,同時能夠最大
限度地調動學生注意力,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當一堂課結束時,再借助類似的問題,增強學生自主回答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問題具有層次,遵循學生發展規律
學生是具有學習差異性的個體,在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興趣、性格特征等方面上都會表現出差異性。在實施問題探究式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接受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并設置與學生學習能力相當的教學問題。如此一來就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其都能得到一般性發展。如果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教育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會讓使課堂顯得枯燥與乏味,降低教學效率,同時還會減少學生學習接受學習的能力,從而嚴重影響學生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實際以及教學實際設置問題,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如此一來就能將教學層次性發揮出來。例如,在教學“軸對稱”一課時,教師在講解完軸對稱的相關定義以后,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理解,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發展。因此,在初中數學運用問題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提出如下問題:(1)請列舉出生活中你所熟知的有關對稱的物品?(2)如何理解軸對稱中的“軸”?(3)軸對稱圖形長什么樣?(4)什么樣的圖形能被稱為軸對稱圖形?(5)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嗎?為什么?通過這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問題中找到答案,并在你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的學習能力,達到鍛煉學生理解能力,提升學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四、 注重反饋評價,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問題式教學同其他教學方式一樣離不開反饋評價。因為反饋評價不僅是教師針對學生在問題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反思,更是有助于針對這些情況找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弱點,對此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與修正。由于不同學生對不同問題所持有的觀點與看法各不相同,加之問題認識的多樣性,學生在思考與解決問題時難免存在差異性。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實施問題式教學法時應當對反饋評價給予高度的重視,讓不同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見解,闡述自己解決問題時所運用的方法。唯有此,教師才能對問題設計與解決方案做出合理地評價,也才能通過這種反饋評價掌握到更多有關學生的信息,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與弱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可以說,積極有效的教學反饋評價,不僅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也是教師檢驗自身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
五、 小結
總而言之,問題式教學方法是根據學生學習規律以及認知特點而展開的一種教學方式,尤其適用于數學這種具有較強邏輯性的學科。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主動引進這種教學方式,設計出與學生實際相符的教學問題,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并在具體的課堂實踐中,學會思考與探究,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其數學分析能力與解決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楠,劉仁云.變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35(08):102-104.
[2]肖志遠.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6,(10):24.
[3]劉光福.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04):25.
[4]張淑英.“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10):11.
作者簡介:王軒,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擷秀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