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養成,盡可能要做到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從學生熟練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來感悟,促使學生發揮動口、動手、動腦的潛能。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策略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緊密聯系小學生的生活實踐,以已有的知識來作標尺出發。創設好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讓學生從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生動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有趣,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學生的趣味性,同時,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就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的同時,在教學中,要創設有效問題情境,調動學生主動、持久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遷移,最終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到底該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將在下文談論自己的看法。
一、 教師要改進數學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的進行下,教師需要打破原有“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教師的數學教學可應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手段來進行,實現情景式數學教學、探究式數學教學、故事性數學教學,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充分調動了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現象,教師可通過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案例結合來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實現理論教學和生活實踐的結合。比如在學習了垂線段定理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體育教學例子,設計問題“體育課中的立定跳遠,是怎樣測量學生立定跳遠的距離?”,應用多媒體,學生在課堂上感受體育活動立定跳遠成績的測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發現了垂線段定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二、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新課改中,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要讓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萌發并獲得發展,教師讓學生學好數學的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誘導。對低年級的學生在教學時,要以顏色、聲音、動畫等來引導,可運用故事、游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教學。高年級的學生可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比如:在教學“人民幣的互換”時,可用幾種不同的人民幣,讓學生各自準備“壹圓、伍角、貳角、壹分”等紙幣或者硬幣。教師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交流后互換,就容易弄懂人民幣的數量關系。
三、 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
第一,要積極主動鉆研數學知識。每一名學生都需要結合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來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包括短期學習計劃和長遠性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數學學習。第二,學生要做到勤學好問。不管是在課上還是課下,學生都要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做到不懂就問,不斷激發和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提升自己的數學知識水平。第三,學生要認真聽講,做好“錯題本”。第四,要求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晚自習來獨立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重的心理,在課堂中可以發動學生動手實踐或親身制作簡單學具等活動,引導學生思維走向,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例如:在學具制作過程中,可以實施分組制作,每組設定任務目標,并根據老師提供的圖片實例作為參考,允許學生在制作上拓展思維,利用制作出來的學具畫出各種圖形。通過實踐操作活躍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是提高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讓學生體驗到參與制作的樂趣,同時,它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通過自身的探索后獲得成功,體驗到參與之樂。
四、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利用多媒體本身具有的形象、生動的特點可以吸引學生,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二年級教學《觀察物體》一課時,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先讓小組同學輪流交換位置,仔細觀察后把各自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Kitty貓的樣子拍攝下來;再和小組同學說一說每張照片你分別是在哪個位置拍攝的;進而對比前面和后面拍到的是否相同,左面和右面拍到的是否相同;最后讓學生分別從不同的位置拍一拍自己喜歡的玩具,再讓小組的同學猜一猜分別是在哪個位置拍攝的。通過拍一拍、說一說、辨一辨、猜一猜等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參與課堂的狀態。學生在拍照活動中進行對比、思考,并有所發現。通過自主探究活動,逐步實現從立體圖形上進行平面圖形的提取,進而激活學生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圖形的表象,做出相應的判斷。實現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轉換,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生也可以用相機或者手機去拍攝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以及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微視頻。事實說明當我們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時候,學生也會呈現給我們驚喜。學生到生活中拍攝的平移、旋轉的微視頻有自行車車輪轉動、拉動推拉門、太空漫步機運動、轉椅轉動、陀螺轉動、電梯門開關、電風扇的轉動,等等,精彩紛呈。這就將學習由課內真真切切地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學生生活的廣闊天地中。當學生用平板去生活中拍攝時,他們就是在用數學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數學的眼睛去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用數學知識去解釋這些現象。在此基礎上,課上教師讓學生嘗試說一說平移、旋轉的特征,再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從感性經驗的積累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和思考。
參考文獻:
[1]許文軍.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J].祖國,2017,(04).
[2]梁小玲.如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8).
[3]陳菊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6,(17).
[4]武玉桂.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若干方法[J].知識窗(教師版),2016,(09).
作者簡介:
馮浩娟,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河畔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