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慶+李淑彩
摘 要:在英語學習銜接過程中,很多農村學生不能持續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對英語學習逐漸產生了厭倦的不良情緒,他們的英語學習不能實現良好的過渡,不能自然、順暢、有序地進行。農村學生由于受到了環境、自身、教師、教學法、學科地位和教材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對英語的學習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造成了農村學生在中小學英語學習銜接中嚴重不適應。
關鍵詞:小學;英語;農村
本人在接過幾次初一新生后發現,初一的學生兩極分化非常嚴重,僅僅有一小部分同學英語可以跟得上老師的思維,能把需要掌握的知識掌握,而大部分同學卻完全不能跟隨老師的腳步,甚至是完全沒有學習的興趣。這讓我很不解,剛剛升上初一,初中生活剛剛開始,為什么有些同學就放棄了呢?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現在的學生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習,按理說他們英語比我們學的早,應該更有信心。帶著這些疑問我和班中英語學習較差的同學進行了交談,他們很不自信地告訴我:“老師,我不會,我小學就沒學好,基礎差。”從他們簡短的話語中我聽到了他們的不自信以及對英語學習完全沒有興趣,在他們看來英語是外語,很難學的學科,他們學不會,更不可能體會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
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小學英語課程的開設不但不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反而使得大部分同學更早地開始厭惡這門學科了呢?后來我一個同事給我打電話問我小學英語的知識,她說正在家里給孩子輔導英語,他們孩子的英語老師由于是學校的一個主任,比較忙,已經一個多星期沒給孩子上課了。她只好自己在家對孩子進行輔導。可是我的同事雖是一名老師,但英語也已經忘的差不多了,很多地方拿不準。更何況在農村家庭中幾乎找不出家長可以輔導學生的英語,農村與城市不同的是,城市孩子家長輔導不了,可以上輔導班,但是農村的孩子卻沒有這樣的條件,家長只知道問孩子考了多少,考不好的話,一頓臭罵,根本不去關心孩子真正存在的問題。所以據我同事說她孩子那個班級四五十個學生,英語只有四五個還不錯,她兒子的英語成績在他們班就是特別好的了。
一直以來都帶初中,總覺得我是一名初中老師,小學英語和我沒有多大關系。有一次接觸到一個六年級的學生,我把她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的課本拿過來看了一下,我這才發現她的課本尤其是五六年級部分,學習的已經就是初中的知識了,我記得有將來時的一個單元,我問她你明白什么意思嗎?她搖搖頭。她說都是靠死記硬背的,還有一些特別難的短語和單詞,她說她最愁記又長又難讀的單詞了。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還沒到初中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幾乎已經被抹殺了。對于十歲左右的孩子他們不懂什么是一般將來時,什么是一般過去式,什么是第三人稱單數。
他們接受的是這樣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師資源匱乏,家長又不能及時給予幫助與指導,教材內容偏難,教學方法傳統乏味,學習興趣喪失,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作為老師竟然要求我們的學生必須把英語學好,我們在感嘆現在的學生怎么回事,這么簡單都不會時,或許該反思一下,我們的教學方法得當嗎?教材科學嗎?中小學英語的銜接合理嗎?
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小學英語是中學英語的基礎,中學英語是小學英語的延續。小學生升入初中一年級前,已經學習了幾年英語,并且對基本的英語交際用語、簡單的句型以及基本語音知識等有了一定的基礎。當他們進入中學后,中學老師卻發現學生基礎一點不扎實,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結果中學英語教師埋怨小學英語教師沒有在小學階段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小學英語教師責怪中學英語教師沒有顧及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味地強調英語知識的傳授而使學生失去了英語學習的興趣。事實上我覺很多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是初中以后才失去的,在小學時很多同學就已經把英語當成了一門頭疼的科目。
本人就如何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談談自己的看法。我認為英語學習最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寓教于樂,讓學生的學習興趣銜接起來。要做到這一點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改革,包括教材方面,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
1. 教材方面。小學英語應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為宗旨,從最簡單的學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通過快樂學習,成績進步獲得自我滿足感。小學英語涉及太多的語法知識只會增加學生學習負擔,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應該多涉及與學生身邊相關的一些單詞,對話以及情景。同時我覺得小學英語重點側重學生學會發音,而不是記住幾個單詞,幾個短語,幾種語法。我們的學生都是說著漢語式的英語,沒有真正把語音學習放在英語學習的首位。語音教學是外語教學的第一關,沒有正確的語音、語調就無法進行交流,所以應該教會學生正確、規范的發音、辨音、拼音的能力,掌握讀音規則。盡管有些小學教材編排有音標教學,但絕大多數小學生并沒能夠掌握,以至于他們的語音、語調很混亂,讀不準更記不住單詞。所以應該通過學習最熟悉的單詞,比如數字、顏色、水果、動物、衣服、學習用品以及生活日常用品。僅僅用一些簡單句型這是什么,這是什么顏色,這個物體在哪里,多少個,多少錢等。初中教材再由易到難,加入語法等較難知識的逐步深入的學習。
2. 教學方法。小學生比較活潑愛動所以應該設置靈活多動的教學方式,比如利用圖片、游戲、對話、唱歌等方法進行直觀教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同時初一新生無論從生理、心理、思維方式、學習習慣都屬于過渡期,他們還具有小學階段的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特點,所以在備課設計上下工夫,多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子。設計盡可能多的活動方案和游戲,不斷探索新的授課方式,使教學工作常教常新,學生活動常開常樂,力求做到每個句型,每種時態,都能用游戲呈現出來,同時教師之間不斷交流合作,探索更好的教學路子,讓學生學得輕松,提高學習興趣。
3. 教學評價。首先是課堂上多給學生表揚,少給學生指責和批評,及時鼓勵學生的成功,耐心誘導、啟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其次英語教師要組織各種語言實踐活動,比如英語書法比賽,詞匯拼寫比賽,課文背誦比賽,演講比賽等,通過這些形式讓學生學習過程中有展示的機會,從而得到一些鼓勵和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生活,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農村中小學英語是一脈相承的兩個教學階段,因此做好中小學英語的銜接問題對于中小學英語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們不僅在態度上重視,在策略上精心研究,還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才能很好地解決好這個問題。
作者簡介:
王國慶,李淑彩,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道口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