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校作為農村中學,校園面積130畝,一共12個教學班,學生589人。在校園足球項目開展所面臨的師資、場地、經費、設備等嚴重缺乏的情況下,我校男、女子足球隊仍然能在市、區足球賽中多次獲得冠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校采用了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教學。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我校足球開展面臨的實際情況,分析闡述小場地五人制足球運動的特點以及在我校推廣小場地五人制足球的可行性,并提出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是解決目前農村學校場地、設施困境的最有效的舉措。
關鍵詞:小場地;五人制足球;農村中學
一、 前言
2017年3月佛山市第四屆足球協會工作報告指出2017年將繼續以打造“足球城市”作為目標推進各項工作,以提高佛山足球整體水平為基礎,全面推進佛山足球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目標,為佛山足球事業乃至廣東足球事業的改革發展貢獻力量。我校作為首批國家級校園足球網點示范學校更應該助力佛山乃至廣東校園足球的發展。目前我校上課學生人數每班多達50多人,人數少的班級也有48人。對于足球教學來講場地明顯不足,且影響了體育課足球的教學與訓練,學校學生足球整體水平提不上來,學生足球的基本技術、基本戰術,尤其是比賽的實戰經驗嚴重缺乏。教師繼續采用傳統的十一人制足球訓練與教學,對現在場地資源匱乏的中學生來講,已經明顯不適應了。改革現有的十一人制足球教學與訓練模式顯得非常迫切。五人制足球教學具有易組織、器材簡單、場地小、參與人數多等特點,因此對我校足球教學與訓練的可行性實驗研究意義重大。
二、 我校校園足球開展面臨的困境
我校學生589人,300米煤渣田徑場一個,足球場就是田徑場中間的草地,長73米寬52米,排球場一個,羽毛球場1個,籃球場4個,無網球場,根據1992年國家教委下達的《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要求,除籃球場、田徑場外其他場地設施均未達到辦學要求,在廣東一帶3至6月雨水比較多,一下雨足球場就成了泥水場地,泥水場地一般持續1~2天才能干,無法進行足球教學與訓練,這給農村中學校園足球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些不便,另外學校教務處將體育課基本安排在每天下午,這樣就造成有時候兩個或三個班同時上體育課。在這種情況下場地資源的匱乏就更明顯,此時急需尋求一種適合農村中學校園足球開展的捷徑。經過多年的實踐,我校找到了解決這一問題的較理想辦法,即采用“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教學法”。
三、 小場地五人制足球的特點
(一) 小場地五人制足球對場地方面要求
五人制足球教學或比賽場地的規格一般:長 28m~42m,寬15m~22m(參照籃球場的長和寬),其面積420m2~920m2,五人制足球比賽人均面積為42m2~92m2。我校五人制足球場地的大小為長35m,寬25m,剛好將田徑場的草坪分成四塊。其實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教學和比賽場地的要求并不要那么死板,只要有一片場地,排球場大小,籃球場大小的場地均可開展,且水泥地、橡膠地不受下雨天的影響,同時筆者認為只要上述場地空閑體育教師大可將其開發成小場地五人制足球場,實現教學場地資源的整合。如果有塑膠跑道在跑道上進行自由組合的小場地足球運動未嘗不可。小場地五人制足球對球門要求也比較低,放兩個磚頭,兩個雪糕桶、兩件衣服,兩個水杯,兩個欄架等均可做成球門,既經濟又易組織。我校采用的五人制足球門寬1.2m,高1.1m。學生可將小足球門隨時從一個場地移動到另一個場地很方便,不受限制。近幾年來我校每年都舉行小場地五人制足球寢室對抗賽、五人制班級對抗賽、五人制男女混合賽等,最終促進校園足球的發展。
(二) 小場地五人制足球在人數方面要求
首先從上場人數進行分析,11人制上場比賽的人數為11人,替補隊員 3 名,(11+3)×2=28人,中學每班45~50人左右,明顯不能滿足全班學生的參與。且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兩個半場,每場時間45分鐘,完整的比賽下來至少需要90分鐘!在中學來講最少需要兩節體育課。中學體育課不像大學體育課兩節連上,學生踢了上半場還得等幾天再踢下半場!五人制足球賽可將田徑場的草坪劃分為四個標準五人制足球場,那么參與比賽的人數最少為 10×4×2=80 人,且中途換人不受限制。如此大大地增加了學生參與的人數,完全滿足一個班的學生進行教學。比賽時間可以設置為每場20分鐘,上下兩場45分鐘左右完成比賽。
由此可以看出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更能提高學生足球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班級整體學習的效率。
(三) 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比賽和教學過程中觸球機會多,射門次數增多
5人制足球由于場地較小隊員之間前后距離相距6到10米左右,他們之間多以短傳球為主,基本上傳地滾球,中場區域的橫傳球是運用次數最多的。由于五人制足球隊員人數少,使每個參賽的隊員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球,同時因為比賽場地小,因此隊員更多的配合是無球跑動和更快地傳接球,同時由于五人制足球防守之間相對密集,我校基本上是進行5人制教學和比賽,在十分鐘的比賽中上場隊員平均觸球次數22次,我們可以看出,場上隊員有更多處理球的機會,傳球、截球、搶球和射門等技術運用的比例高于11人制足球賽,這樣一來更需要隊員間的積極主動配合,充分發揮隊員在比賽中整體的智慧,發揮團隊精神。小場地五人制足球有效射門區域自然相對較大,進攻隊員在中線附近只要有一絲空位就可以實施進攻射門。守門員開球也可以直接射門,不難看出射門得分的機會相對也較多,每場比賽或練習射門機會多,雙方的進球數也隨之增多,比賽的氣氛也更緊張,更熱烈,更激動人心。不管哪方的隊員進球都給孩子們莫大的鼓勵和自信。通過小場地訓練讓隊員們多傳球、截球、搶球和射門,這樣能更有效提高隊員們的足球技術水平,只有通過多練、積極參與隊員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處理球時才不會慌亂,不會沖動過激。
四、 結語
將小場地五人制足球引入到農村中學體育教學與訓練中,既是校園足球陽光體育的延伸,又能促進學生體育健康,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農村中學普遍存在足球場地、器材、經費投入、師資配備等不足的困擾,還多受雨水天氣的制約。要想在足球教學和比賽中有一定的造詣,就應該將小場地五人制足球的運動形式和手段在農村中學廣泛地推廣,并重視小場地五人制足球的開展,摒棄過去機械的、單純性的技戰術練習模式,充分利用小場地的特點與優勢,在對抗的有壓力的環境中進行技戰術配合練習。這樣小場地足球才能夠抓住足球教學的核心,對隊員們的足球技戰術提高以及團隊配合有著比較好的效果以及很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民享.五人制足球技戰術指南[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
[2]張斌,楊宇飛,段紅安.籃球戰術在五人制足球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學刊,2010,17(4):84-86.
作者簡介:
李羅君,廣東省佛山市,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金本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