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學生初二才開始學的科目,是學生接觸的一門新科目,而且物理這一科具有抽象復雜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有一定的困難。一個教師授課的好壞對于學生學習的好壞影響是很大的,如果教師沒有發(fā)揮好一個好的引導者的作用,那么對于學生學習物理就會有很大的消極影響。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認真琢磨教學方法和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教學技巧
和初中其他科目相比,物理具有抽象復雜的特點,所以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學生都不太能適應,物理成績不讓人滿意。這時候教師就要發(fā)揮教育者的作用,教師要不斷研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營造生機活潑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傳授學生學習方法,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一、 創(chuàng)設物理教學情境
我們都知道物理這一科目雖然是非常抽象的,但是其中的一些物理知識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卻有一些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好這一點,畢竟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來理解物理知識比單純的學習課本要高效的多,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比如在講授電流這一節(jié)內容時,談起電流,學生們不會太了解,但是如果教師把電流比喻成學生常見的河流,那抽象的內容就變得具體多了。在講到導體的橫截面積影響電流大小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學生們都見過下雨時道路上流成一條河,那就可以讓學生把電流想象成河流的樣子,道路越寬,水流就越大,這樣學生就可以理解橫截面積越大,電流就越大這一知識點了。教師要善于舉生活中的例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 加強課堂中的互動
教師在教學時不能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顧自己講,不和學生進行互動,這種教師一味講解的教學方法是非常枯燥的,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反應,要及時捕捉到學生的反饋,感受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時,教師就要注意不能再一味地講述了,要及時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師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和學生互動起來,既幫助學生復習了知識點,又讓學生動腦思考,調動起學生再次投入學習。除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有互動,教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讓學生和學生之間也互動交流,教師可以采用學生給學生講課的方式,把課堂充分交給學生,學生們是同齡人,他們更理解對方在想什么,在疑惑什么,所以學生之間常常交流的話非常有利于改善他們的不足之處,有利于查漏補缺,在學生授課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的時候,教師可以稍加提醒和引導。這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方式有利于營造積極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三、 利用實驗教學方法
物理是抽象的探究性的內容,單純的學習課本理論知識學到的只是皮毛,學不到物理的精髓,那么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學得更加深入更加透徹。在學習了課本內容后,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帶進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來驗證學習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記憶的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徹。在做實驗時,學生是主導者,教師只是引導者,教師要把動手的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親自去體會。教師要給學生分好實驗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這樣一個小組的幾個學生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完成實驗,得出實驗結論,提高動手能力。比如在學習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時,教師給學生們演示一次連接電路的實驗,讓學生明白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工作原理和不同之處,然后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學生通過自己親手連接電路,親自練習實驗,就會發(fā)現(xiàn)兩種電路的區(qū)別,也更加透徹地理解了電路的工作原理。做實驗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膽B(tài)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利于學生學好物理這一學科。
四、 注意階段性檢測
教師要常常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階段性的檢測,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科的每章之間都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而且都有遞進關系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如果這章的內容學不好很容易影響到下一章的學習,會產生惡性循環(huán)的消極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檢測,讓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及時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學生不會的內容堆積的太多,補也不容易補回來,而且學生一想自己不會的內容非常多,就會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定期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通過階段性檢測,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查漏補缺,把知識體系完善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有目標,有條理,這樣就比較容易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程度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琢磨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選擇適當?shù)母咝У慕虒W方法,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物理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立崗.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8,3.
[2]魏書生.好學生好學法.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3]黃敏誼.在物理復習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6.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5.
[5]劉超平.培養(yǎng)孩子成為讀書高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6]張億.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開啟探究意識——淺談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J].技術物理教學,2013(1):71-73.
[7]黃榮勝.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2(10):80.
[8]周淑榮.破舊立新,開創(chuàng)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新理念[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176.
作者簡介:周奮建,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縣廣兆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