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安新??
摘要:“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從2006年啟動,一直致力于可以在“一般的學校、一般的師資、一般的生源”條件下實施的語文教學改革,依托實驗用書(即“語文主題學習”叢書)對國家教材進行整合,讓學生用三分之一的課堂時間學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閱讀。用這種方式,學生1-9年級課內閱讀總量達到1200萬字,遠遠超過課表的閱讀要求,從此打破了“閱讀只能靠課外”的傳統認識,有效轉變了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狀。
關鍵詞:主題學習;實驗;做法
我縣于2011年參加了實驗,先后派出校長、骨干教師去山東濰坊參加學習,親臨現場聽課,聽專家講評。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課堂,課堂教學結構和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但是,我們現在學校的學生是2004年十幾個村屯合并在一起的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住宿的學生比較多,家中有電腦的也不多,每個年級的孩子一個學期一本書,三十幾篇課文,語文學習是何等的低效?聽、說、讀、寫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厭倦。農村學生缺少海量的閱讀,家長困惑,教師無奈,這就是近幾年以來語文成績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吧?而語文主題學習的教學實踐恰恰能解決這個問題。
一、 與前置性學習融合在一起效率高
在學新課之前,教師都要布置前置性任務,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與主題叢書結合起來。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不同,可以讓學生提前回家大量地閱讀“語文主題叢書”,然后讓學生在叢書上圈劃、作記號、提出問題等方式。或者是把預習收獲在前置性作業本上完成。學生在完成前置性作業后,在進行課堂交流之前,教師應對學生的前置性作詳細的檢查。為了讓學生的前置性更有深度和實效性,學生的前置性作業完成的質量還有待教師的幫助和督促,對于錯誤的知識和自學答案不準確的,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訂正,同時對完成質量較高的前置性作業教師可在全班提出表揚或在班級內開展評比,讓它起到示范的作用。待學生養成習慣以后,教師可采用抽查,小組長檢查或小組交換檢查的方式來檢查學生對前置性作業完成的質量,使“主題學習”與前置性作業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 整體推進效率高
自從我校參加“語文主題”學習以來,學生的書包里多了幾本語文叢書,單單這幾本語文叢書與人教版教材有機地結合,如今的語文課堂不是那么枯燥乏味。孩子回到家里也有事情做,無論是1+x——學一篇讀多篇,x+1——讀多篇學一篇,x+y——一節課學幾篇文章,還是什么其他方法,都是為加大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習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主題單元教學教師必須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單元課文的相同點。單單以“1+x的教學模式為例,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能使學生學會課文的知識,增加課堂的容量,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三、 改變了教師,改變了我們的課堂
通過幾年的實踐研究,“語文主題學習”走進了我們教師的心田,走進了瑯瑯讀書聲的課堂,老師們根據“語文主題學習”的理念,注重整合教材,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刪繁就簡,學習目標相對集中,教師上課得法,學生一課一得,每位教師不再像以前一樣,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總結課文,浪費大量時間,增大閱讀量,提高教學成績。例如,臧運華老師教學五年級上冊《竊讀記》時,先讓學生自學本課字、詞朗讀課文之后,小組合作學習本課課文內容,教師講解本課重點,完成課后練習。之后引領學生按前面的學習方法分組學習五年級上冊“語文主題學習”《讀讀書》《顧炎武自督讀書》《憶讀書》。再進行分享《讀讀書》一課:“同學們,讀書其實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讀書是一件快樂而有趣的事情,那么學習對于我們來說就會變得非常輕松。”同學們回答得非常激烈,改變了以往的課堂。
四、 學生實現了海量閱讀
我們是一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特別是一些農村孩子缺乏家長的約束,根本就不去閱讀,也不會閱讀,更談不上習慣的養成。經過幾年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改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和學習習慣。最明顯的變化是學生的讀書興趣提高了,對文章的領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強了,互評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四年(2)班的習作一直都讓劉譽老師犯愁。學生的知識積累不足,每次習作中農村的方言摻雜很多,內容不充實,是叢書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從“語文主題叢書”中汲取了精神食糧,從而掌握了更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閱讀量增加了,學生更加喜歡了,寫作就不顯得空洞,值得說的是在學生放學以后和晚自習以前,再也看不到孩子們追逐打鬧的身影,更多的是看到學生手捧一本書在如饑似渴地閱讀。學校圖書館的書基本能滿足孩子們的讀書需求,孩子們每周回家第一件事是要求家長買書。
在平時的讀書過程中,孩子們把一些優美的詞句、精彩片段、典型的事例、名言警句、典故格言,或把構思、謀篇比較好的及時摘錄下來,這無疑又給自己的寫作準備了有參考價值的素材。為了調動孩子們的讀書熱情,我們學校每年都舉行“校園讀書節”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們通過詩朗誦、課本劇、手抄報、墻報的活動展示他們的讀書成果。
總之,“語文主題學習”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把主動讀書的、多讀書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中將海量閱讀落到實處,語文學習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是輕松、簡簡單單的學習語文。值得欣慰的是運用人教版教材和主題叢書的整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擺脫了繁瑣的剖析,挖地三尺的講解,教師減壓,學生學習效率高,真是增效提質。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簡介:崔安新,吉林省白山市,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興隆鄉松江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