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 李亞伶
內容摘要:隨著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物流”成為物流行業轉型發展的新方向。本文在“互聯網+物流”模式特征分析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在“互聯網+”思維影響下的兩種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菜鳥物流的平臺模式和天地匯“公路港”的O2O模式。筆者借鑒初具規模的“互聯網+物流”的發展經驗,結合航空物流企業的價值鏈特性和發展現狀,提出“互聯網+”背景下航空物流企業三種創新經營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 航空物流 經營模式
“互聯網+物流”模式的特征分析
物流資源整合。目前從全社會角度來看,物流資源重復配置的現象較為嚴重,車輛等運輸工具、倉庫、配送網絡等物流設施設備利用率不高。當供應鏈上相關的物流企業通過互聯網建立“虛擬服務平臺”后,各企業之間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能更好實現資金和物質等方面的協調與合作,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這樣即形成了所謂的“集成化供應鏈”。
價值鏈重構?!盎ヂ摼W+物流”是物流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需要物流企業在組織內部的各個方面進行重構,從價值鏈角度出發,企業在“互聯網+”環境下的重構分為表層重構和深度重構。表層重構是指以WEB1.0、WEB2.0技術為標志,對物流信息的聚合與分發方式的重構。而在移動互聯網基礎上,利用WEB3.0等互聯網信息技術分析物流業務流程使整個業務流程清晰化、透明化,是對物流價值鏈的深度重構。
去中介化功能?!盎ヂ摼W+物流”可以去除物流中間環節、節省中間費用,以達到“去中介化”效果。在物流活動過程中,交易雙方通過互聯網進行直接交流,節省交易成本的同時縮短交易鏈條,并且經過物流業務重組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經過“去中介化”之后,客戶與物流提供商直接交流,交易完成的同時相關數據記錄在互聯網上,企業可以通過平臺數據分析預測行業發展情況,使得產品設計、營銷、交易更加精確。
“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的探討
(一)“互聯網+物流”的經營模式與傳統物流企業經營模式的比較
1.營銷手段。從顧客角度來看,當企業接入互聯網以后,現實中的受眾延伸到互聯網平臺,由于網絡的方便性,能及時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交易過程變得清晰化、透明化。從成本角度,“互聯網+”的“去中介化”直接聯系供需雙方,突破時空約束和信息約束,拓展激發用戶參與感的同時降低成本。從方便角度來看,“互聯網+”時代產物APP能夠使客戶隨時下單享受特色服務,并且借助GPS和移動網絡了解貨物的實時動態。從溝通角度來看,通過互聯網,企業能夠與客戶建立起一個直接的反饋和溝通平臺,縮短市場反應時間,從而針對客戶反饋的信息改進自身產品和服務。
2.供應鏈環節。供應鏈環節在物流企業的發展中起到框架作用,然而,目前我國物流企業供應鏈的整體建設意識不足,以至于供應鏈企業間聯系性不強,缺乏流程化、系統化的服務。而在“互聯網+”戰略下,結合互聯網的全局戰略性思維與大數據、云計算、云倉儲等移動互聯網技術,構建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提高供應鏈企業間信息傳遞效率與運作效率,再利用科學的供應鏈運作與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競爭力。
3.價值鏈增值服務。在傳統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下,價值鏈增值只限于企業價值鏈內部之間,在倉儲、運輸、流通加工等每個環節上進行產品增值。而知識經濟時代,跨界延伸到貿易與金融服務等領域,已經逐漸成為物流產業的新增價值點。隨著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發展,物流與各個行業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在互聯網經濟體制的促進下,現代物流出現流通渠道發展扁平化的趨勢,物流產業也由最初的產品階段發展到服務階段,物流的“節點服務”向“全流程服務”、“全鏈條服務”轉型。
(二)“互聯網+”背景下物流企業兩種經營模式探討
在IT技術的支持下,連接供應鏈上每一環節,調動起全社會相應的物流資源,并通過大數據、MRP、JIT等信息技術實行全球監控、精準定位、客戶細分、精準營銷等。本文以菜鳥物流、天地匯“公路港”兩種模式為例,將“互聯網+物流”模式分為兩種:
1.平臺模式——以菜鳥物流為例。當前國內的貨運需求旺盛,但是由于市場信息過于分散、供需信息不對稱,物流供給看似飽和但卻仍舊無法很好滿足市場需要。而菜鳥物流平臺利用互聯網強大的大數據分析能力,整合市場上運力供給方的相關信息,以加盟的方式整合社會物流企業,搭建起一個開放、共享、社會化的基礎設施平臺,給需求方提供了一個龐大、全面的資源庫。
“菜鳥網絡”模式是一種價值鏈重構最徹底的模式,其優勢在于通過信息開放和資源共享,將訂單聚合起來,讓社會化的服務來支持這些訂單,客戶通過這一平臺可以自主選擇服務提供商,而物流企業通過這一平臺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并且可以利用“物流云”實現數據儲存和處理,進而全面調動起社會物流資源,使得客戶、運輸公司、第三方物流企業等供應鏈成員處于同一平臺,促使形成高效的社會協同機制,提升物流服務品質。
2.O2O模式——以天地匯“公路港”為例。天地匯成立于2013年7月,是一家以打造“公路港”為主要發展目標的綜合性物流服務平臺。主要是通過建設線下物流園區“地網”、整合社會化車輛的零擔干線運輸——第四方平臺“天地卡航”、打造整車信息交易平臺的“i配貨”等產品,與線上的信息平臺“天網”協同,實現信息化和傳統物流業的結合。通過天網平臺的信息集中化處理,打通公路運輸中上游貨源信息、中游物流服務信息和下游車源信息的物流價值鏈,提升物流運作效率。這一模式填補了整車物流和零擔物流領域信息整合的空白,提升了傳統地面物流的服務效率、行業整合度。
O2O模式將中小企業的物流資源信息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匯集,通過網絡宣傳等方式把線下企業信息推送給互聯網用戶,完成線上交易,并結合大數據技術提供精準營銷服務,科學預測市場需求。此外,O2O模式打破了傳統面對面交易方式,承運人和托運人可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進行交易,第三方平臺能降低交易風險,減少不必要的資金占用。物流企業還可通過大數據技術對物流資產和成本進行管理,對資產投入進行全方位分析,輔助企業決策。endprint
“互聯網+物流”模式下航空物流企業創新研究
(一)傳統航空物流企業的價值鏈分析
根據波特的價值鏈分析理論,分析航空物流企業價值鏈構成模型如圖1所示。
從航空物流價值鏈關系圖可以看出,航空物流服務從其接收組織貨源開始到交付到接貨人手中期間經過多個復雜的操作環節,參與主體眾多,例如貨運代理負責與客戶對接,組織貨源,完成清關、報關等手續;航空貨運企業負責機場到機場之間的空中運輸;貨站負責貨物在機場的地面處理環節等,是多方參與、流程復雜的活動。本文在理清價值鏈關系的基礎上對各環節的參與主體在航空物流價值鏈中的利益分配情況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航空物流價值鏈上航空貨運企業的收益占比48.8%,出發地和目的地的貨運代理總共占比36.6%,是兩大利益獲得者。但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從價值鏈重構、去中介化等角度考慮,航空物流價值鏈仍有很大優化空間。例如航空貨運企業通過自身能力尋求貨源,降低對貨運代理的依賴程度,直接與客戶溝通,了解客戶、市場的真正需求,開展差異化服務提高競爭力,最終會獲得更高收益;貨代作為航空物流價值鏈中主要的參與者,同樣具有資源整合的能力,如果目的地貨代和出發地貨代聯成網絡,擁有合作伙伴關系,甚至并購為一家,將會進一步優化價值鏈。
(二)“互聯網+物流”模式下航空物流企業經營模式創新
本文在前文總結分析的“互聯網+”背景下,結合航空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物流企業經營模式,從營銷手段、信息化流程設計、供應鏈創新三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出航空物流企業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手段的三種創新經營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1.航空貨運企業的網銷模式。根據傳統航空物流企業的價值鏈構成和“微笑曲線”理論分析,可以看出航空物流企業應該創新營銷手段,建立與客戶直接溝通的平臺?;ヂ摼W時代強調以用戶為中心,而在傳統航空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中,營銷工作由貨代來完成,從某種意義上說,貨代主導了航空公司客戶流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客戶的選擇。在航空公司與貨代、貨代與貨主之間,貨代是供應鏈上的信息節點,而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信息不對稱是造成整條鏈運行效率低下、各企業間收益不平等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市場營銷方面,航空物流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自身服務網站,并通過移動互聯網終端,如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進行網絡營銷,變被動接受訂單為主動尋找訂單。在大數據的背景下,航空物流企業可及時根據自身交易量情況進行市場分析,進行產品重構,細分市場,提供差異化服務,以滿足客戶深層次需求。
2.空運貨代的O2O模式。目前我國絕大多數航空貨運企業采取的都是傳統承運人模式,空運貨代作為客戶與航空公司之間的橋梁,擁有充足貨源并了解客戶需求,熟知空運流程與航空公司的艙位信息。但從圖2的航空物流價值鏈分割圖中可以看出,在小型企業占絕大多數的國內航空貨代市場,貨運代理企業發展不平衡,網絡不健全,實現貨源信息的整合似乎是貨代企業提高議價能力、實現規模效益、提高收益的必經之路。
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空運貨代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云倉儲開展O2O經營模式,通過實體平臺與信息化虛擬平臺相結合,幫助眾多中小貨代企業解決自身發展的網絡化、信息化、服務水準差的問題。線下的空運代理企業開展合眾網絡建設,貨代企業間達成戰略聯盟關系,建立一種類似于航空公司代碼共享的運營機制,比如始發地的貨運代理企業能營銷目的地的貨運代理服務,達到收發地的貨運代理服務由一家企業提供的效果,增加其在航空物流價值鏈中的收益占比。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線下貨運代理企業信息推送給線上互聯網用戶,實現“互聯網+航空物流”的發展,強化航空貨代本身信息中介的作用,轉型發展成為第四方物流企業。
空運貨代開展O2O的經營模式對于用戶而言,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貨運代理信息;借助互聯網的便捷性,方便用戶進行線上咨詢,享受足不出戶的服務;網站上眾多的貨運代理企業信息有利于用戶進行比較,最終獲得性價比較高的服務。對于貨運代理企業而言,憑借互聯網的推廣性,有利于企業樹立品牌;憑借互聯網的大數據特性,有利于企業掌握用戶數據,提升差異化服務質量;憑借互聯網的信息整合特性,有利于貨運代理企業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完善服務網點,擴大市場份額。
3.航空貨運企業提供一體化服務的平臺模式。航空物流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行業,要打造完整高效的供應鏈就必須要求上下游企業間能夠緊密配合。航空物流供應鏈主體眾多,流程復雜,參與具體構成如圖3所示。
據不完全統計,航空公司80%左右貨源都來自貨代,期間甚至有可能會經歷多個貨代,流程極為復雜,導致運輸成本增加,運輸周期延長,航空貨運企業本應獲得的一部分收益被貨運代理分得,因此航空貨運企業應創新經營模式,整合物流資源,達到去中介化和價值鏈重構的目的,以此增加收益,提高企業競爭能力。
互聯網的重要功能在于整合,因此航空貨運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一個集貨代、貨運公司、公路配送公司于一身的信息服務平臺,以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在這一模式中,市場上相關物流企業的信息得到整合,當客戶產生需求時,只需登錄相關網站,既可尋找相關業務信息主動咨詢,也可發布需求等待相關企業與其交易。在運輸途中,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物流全程跟蹤和可視化管理,使客戶了解貨物的流動狀態,并提供其他增值服務。當交易完成后,客戶還可評價此次服務,為其他客戶提供可參考的實際信息。
航空貨運企業的平臺模式將散亂的社會物流資源進行整合,改變了目前信息不對稱的局面,開放式的平臺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開放式的競爭為航空物流企業提供了一個充分交流的平臺,同時利用互聯網串聯起航空物流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一體化物流服務,全面調動航空物流企業的經營積極性,提高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婷.物流可持續發展戰略下“互聯網+物流”服務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7)
2.高嘉莉.“一帶一路”戰略下“互聯網+”物流產業的發展模式與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24)
3.陳斌.馬云巨資打造“菜鳥”“智能物流”橫空出世[J].股市動態分析,2013(22)
4.閆曉宇.O2O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物流企業變革策略研究[J].物流技術,2016(3)
5.張鵬.基于價值鏈的中遠航空物流發展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