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霜??
摘要:近幾年來,各大中小學校園都在逐漸地強化課程建設,創新性也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得以有效地落實。英語學科的課程開發往往是英語課程的補充,具有著較強的重要性。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師能夠有幸地加入到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去,其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現階段的實際需求與個性發展。因此,本文主要以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探究話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校本課程
一、 前言
英語是目前國際文化、經濟、政治以及技術交流過程中的重要紐帶與工具,其具有較強的作用,所以,我國也越來越重視英語學科的教育。但是目前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語言問題仍是我們的一個弱項。因此,究竟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在英語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一直以來都是相關的研究學者所共同探討的一個話題。從另一個層面上看,這也說明,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育的過程中,也應將培養適應時代發展,以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作為最終的目標,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最終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也能夠將核心素養所提出的要求得以有效地落實。
二、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課程開發的背景與目標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在整體的英語教學中,具有較強的啟蒙性,往往處于重要的啟蒙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無論是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上、還是在課程設置上都要做到發展及創新。但是由于國家現階段的課程不能夠對地域差異等有所顧忌,因此,為了能夠與學校環境、具體地區相適應,并將辦學理念更好地突顯出來,以對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各個小學校園都應開發英語學科的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的概念起源于60至70年代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其往往強調校園中的教師、家長以及社區代表、學生等等都應參與到課程決策中去,并將學校作為基地來展開課程開發,以將辦學特色全面地體現出來,以為學生帶來更能夠滿足其需要的教育。核心素養中也提到,小學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與發展,以使其更好地滿足學生自身的實際需求,從而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對小學英語校本課程加以開發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兒童時期往往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這一期間的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往往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感受能力、模仿能力及心理能力等,各個方面都非常強。這一期間的學生往往是活潑好動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生理與心理的雙重需求。
在核心素養大力推廣的背景下,一些相關學者在對校本課程開發開展研究的過程中,也試圖通過課時安排、改革教學模式、活動形式,教學方法、課程內容等形式,來構建一套比較完成的系統工程。并能夠以學生現階段的認知水平與年齡特征等為依據,以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順序地對學生自身的各項能力加以鍛煉。教師也能夠通過有效的引導,來使學生更好地表述與傾聽,并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各項活動、在特定的情景下更好地展開對話,以使學生逐漸地形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三、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英語校本課程的主要內容與實踐
(一) 學科課程
在開發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應將交際化與趣味性加以有效地結合,并在內容的訓練與選擇形式上對其加以充分的考慮,不僅要與學生現階段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征等相符合,也應遵循著以趣促學、循序漸進的相關原則,把口語交際視為主線,將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對學生自身的綜合發展起到全面的推動作用。
例如,學??梢詫⒈拘5霓k學特色與辦學理念突顯出來,將內容變得更加的生動活潑、淺顯易懂、貼近生活等等,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另外,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法也應最大程度地豐富起來,教師可以通過游戲、韻句、歌謠、話題、情景創設等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更好地落實教學改革,并將教研的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對其開展積極的探索與研究。
(二) 環境課程
除了學科課程之外,環境課程也是校本課程在開發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首先,可以從建設校園英語的文化氛圍上入手。例如,學校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英語氣氛比較濃郁的校園環境,實行雙語標識、設計一些英語墻報、在班級中建設英語角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另外,也可以充分地利用語音室、廣播站等,來使學生處于一個英語氛圍比較濃郁的學校環境中。
其次,英語的交際理論中提出,中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從實質上看,就是交際。而要想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就一定要掌握相關的句型結構與英語詞匯。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所構建的課程一定要與學生現階段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例如,學??梢远ㄆ诮M織教師去朗讀培訓,以使教師提升自身口語的正確性,以使學生在模仿跟讀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增強質量與效率。
最后,學校也可以舉辦一些英語社團。在對小學英語的校本課程開發開展研究、探索與實踐的過程中,小學也可以成立相關的英語社團,并設定詳細的實行方法,以周為基本單位來更好地開展活動,活動開始之前通知主題、時間與地點,以讓學生真正地突破課本的限制,以更好地激發學生開展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另外,這一形式也能夠轉變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方法與學習形式,以使學生自身的學習素養與自學能力得以全面性的提升,也能夠讓學生將自身的創造性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心理與生理的雙重需求,并成為對校本課程開展研究的一個方向與目標。
四、 結論
綜上所述,開發校本課程并不是能夠一次完成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實踐往往是驗證真理的重要標準,因此,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其加以不斷的完善與修改,才能夠使其與教師的實際情況相符合,以更好地滿足與推動經濟的發展,更好的符合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以將學校本身的辦學特色全面地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蔣曉晨.基于核心素養,探究小學英語綜合板塊的教學策略[J/OL].華夏教師,2017,(S1):68-69.
[2]楊砥文.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構建小學英語課堂的初步探索——以Join in小學六年級篇章教學為例[J/OL].英語廣場,2017,(05):142-144.
作者簡介:王雪霜,青海省西寧市,青海師范大學;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