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 王培軍


[摘要]目的:通過比較哈爾濱地區青少年正畸患者和個別正常(牙+合)青少年在口腔健康方面相關生活質量(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OHRQOL)的不同,探討錯(牙+合)畸形對青少年OHRQOL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哈爾濱某三甲醫院口腔正畸科就診,準備進行正畸治療的12~15歲青少年錯(牙+合)畸形患者180例作為實驗組,同時選取哈爾濱市南崗區某二所中學12~15歲個別正常(牙+合)青少年60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研究對象采用漢化版兒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the Child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COHIP)進行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實驗組在COHIP總分及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會一情感健康和學校環境分量表方面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自我形象領域得分卻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結論:錯(牙+合)畸形對青少年的功能健康、口腔健康、社會一情感健康、自我形象以及學校環境都存在影響。
[關鍵詞]青少年正畸患者;OHRQOL;錯(牙+合)畸形;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R78 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 7)07-0098-03
錯牙合畸形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三大口腔疾病之一,除了影響面部外表和咬合功能外,還會對患者產生心理影響,嚴重者可影響其正常的心理發育和生活質量。青少年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Child 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Life,COHRQOL)是反映兒童青少年口腔疾病及其防治對兒童身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等影響的綜合評估。本文通過對比哈爾濱地區青少年正畸患者和個別正常(牙+合)青少年在OHRQOL的不同,調查錯(牙+合)畸形對青少年OHRQOL的影響,以便指導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早期合理干預。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對象:對照組:隨機選取哈爾濱市南崗區某兩所中學12~15歲正常(牙+合)青少年6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條件:均為哈爾濱市南崗區常住居民,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無正畸治療史,無嚴重牙周病、黏膜病及齲齒等口腔疾患;無精神疾患及其他能夠影響口腔健康的疾病,且已征得其撫養人或監護人和校方同意參與問卷調查;實驗組: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哈爾濱某三甲醫院口腔正畸科就診,準備進行正畸治療的12~15歲180例青少年錯(牙+合)畸形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入組年齡、性別、錯(牙+合)畸形的嚴重程度適中,并征求其父母和患者同意,參與問卷調查的測評。
1.2方法: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姓名、年齡、性別等一般信息和采用漢化版兒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the child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COHIP)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COHIP由5個分量表34個條目組成,分別是: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會情感健康、學校環境和自我形象。前4個分量表都屬于負面內容,評分計算為:0=一直;1=經常,2=有時,3=幾乎不,4=從未,而第5個分量表(自我形象)屬于正面內容,評分為:0=從未,1=幾乎不,2=有時,3=經常,4=一直,與負面內容的條目是相反的。34個條目評分總和為COHIP,總分,范圍為0~136分;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36,分數越高代表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就越高,分數越低說明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就越低。調查是由經過專業訓練的調查員完成,問卷由研究對象本人親自填寫,以保證結果真實可靠。
1.3統計學處理:對所得調查結果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正常(牙+合)青少年組收回有效COHIP問卷560份,平均年齡(1 3.75±1.45)歲;錯(牙+合)畸形患者組收集COHIP問卷156份,平均年齡(13.60±1.58)歲;正常胎青少年人群與錯胎畸形患者的性別構成情況見表1。
2.2兩組在COHIP,總分及各領域得分比較:實驗組COHIP,總分及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會情感健康和學校環境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自我形象領域得分卻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大家也認識到口腔錯(牙+合)畸形不僅影響患兒面部外表,還影響其咀嚼功能,嚴重時還會造成患者心理障礙甚至影響心理發育。青少年由于處于生理心理成長階段,他們對外界環境較為敏感,有時一些微小的刺激都會對其心理生理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關注錯胎畸形對他們心理活動、主觀感受及心理變化的影響非常重要。目前,關于青少年人群的OHRQOL缺乏數據,哈爾濱地區青少年的OHRQOL更未見相關報道。
本研究調查結果發現,女性青少年正畸患者接受正畸治療的比例要高于男性患者,與尹靜等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女性對治療需要的感知大于男性和女性對美的要求更高有關。對于COHIP總分和5個分量表(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會情感健康、自我形象和學校環境)得分,實驗組在COHIP總分及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會情感健康和學校環境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而自我形象領域得分卻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國內外研究證實,COHIP,總分和口腔健康、功能健康、社會情感健康這三個領域得分,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高于青少年正畸患者。但是,在自我形象和學校環境得分方面,卻存在不同觀點,可能原因有以下幾方面:①錯(牙+合)畸形會對口腔健康和功能產生影響:對青少年日常飲食和口腔衛生,錯(牙+合)畸形可產生較大影響,嚴重者還可能影響其咀嚼功能,在治療初期可能更為明顯;②茍詩然等認為在社會情感健康與自我認知方面,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要高于錯(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本研究結果證實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的社會情感健康領域得分高于青少年正畸患者,或許可能與學校環境有關。學生的心理健康越受關注,學生的COHIP值就會越高。學校通過各種教育形式和活動讓青少年學會體諒別人,這樣就會使錯(牙+合)畸形患者自覺另類感降低,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社會情感健康和自我認知;③在學校環境領域,存在著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錯(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與正常(牙+合)青少年是存在差別的,本研究中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的學校環境領域得分高于青少年正畸患者,這可能與錯(牙+合)畸形影響了其面部美觀,礙于自尊,不愿意和同學交流,不能集中精力聽課有關。但是,張藝等認為在學校環境領域上,青少年正畸患者與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OHRQOL在統計上沒有差別。原因可能是患者與對照組處于同一地區甚至是同一學校,這就可能造成在學校環境上沒有差別的結果;其次,有可能因為目前學生階段,仍以學習為主,無論在學校和家庭中都鼓勵以學業為重,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評價一個青少年的基本衡量標準,這種氛圍將錯(牙+合)畸形對學校環境領域的影響縮小了,另一方面,學校教育淡化了這種影響。產生以上分歧的原因正如Broder HL所分析的,由于地域的原因可能在學校環境領域上結果會各不相同;④錯(牙+合)畸形除影響患者日常的口腔健康功能外,在心理上對患者還會形成一定的壓力,錯(牙+合)畸形是否會對患者的心理產生影響,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錯(牙+合)畸形對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影響還存在爭議。Cunninghan等對錯(牙+合)畸形患者與非錯(牙+合)畸形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兩組具有顯著性差異:錯(牙+合)畸形患者存在高度焦慮,低身體意向和自尊值降低狀況。研究發現錯(牙+合)畸形是兒童及青少年在學校被同學嘲笑和奚落的主要原因,可造成自尊的下降和自卑形成。以上研究均認為錯胎畸形對自尊有影響,但也有學者提出相反的觀點:Kenealy等20年的縱向研究認為,兒童青少年時期未經治療的錯牙合畸形患者,與正畸后患者相比,在成年后并沒有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這說明錯(牙+合)畸形對成年后的自尊影響很小。但是國內學者卻認為:在自我形象領域,錯(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比正常青少年具有更高的OHRQOL。這可能與錯(牙+合)畸形患者撫養人的文化層次、經濟狀況恰恰均比正常青少年撫養人高有關。良好的家庭環境是青少年自尊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此外家庭的經濟與文化水平以及父母投入情感教育和關注程度都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關。
本研究發現錯(牙+合)畸形青少年患者在自我形象領域得分要高于正常青少年患者,這種不同尋常的結果是否暗示著青少年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并尋找可能原因。因此在使用健康相關生活質量量表時,建議最好與特異性生活質量量表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準確地體現個體心理健康狀況。endprint